学生党福音:在线AI写作业工具实测与使用注意事项

AI知识库2个月前发布 yixiu
8 0

我跟你们讲,我就是那个吃了螃蟹,或者说,被螃蟹夹过手的家伙。一开始嘛,觉得哎哟喂,这下解放了!一篇八百字的读后感,唰啦一下就出来了,格式整齐,用词好像还挺高级?心想这不就妥了嘛,分分钟搞定,省下时间去追剧它不香吗?结果呢?我拿那篇AI写的读后感去交了,当然,不是直接复制粘贴那么傻。我还是修修改改,换了几个词儿,调整了一下顺序。但怎么说呢,交上去心里总是毛毛的。

第一次实测,是给一篇不那么重要的社会学小论文。题目挺宽泛的,关于社会变迁对个体的影响。这种题目,给AI发挥空间大,它能从网上抓一大堆信息来堆砌。我用了市面上一个挺火的AI,输入题目,加了点要求:结构要清晰,要有例子。好家伙,几分钟,洋洋洒洒一千多字就来了。我一看,段落分明,论证过程看着像模像样,还真给了几个例子,什么互联网改变生活啊,城市化进程啊,听起来都对。当时心里那个乐啊,这效率,绝了!

学生党福音:在线AI写作业工具实测与使用注意事项

但这高兴劲儿没持续多久。我开始细读,想看看哪里需要修改。然后就发现不对劲了。那些例子,虽然听着耳熟,但仔细一琢磨,论证和例子之间的逻辑联系有点儿飘忽。有时候句子看着挺长挺复杂,但拆开来看,讲的好像是废话,或者就是车轱辘话来回说。更要命的是,有些地方的用词,咋说呢,就是没有“人味儿”,太规范了,规范到生硬,就像教科书里抠出来的句子,或者说明书体。那种感觉,就像穿了一件尺码对,但完全不合身的衣服,怎么看怎么别扭。

而且啊,有些AI特别喜欢“发明”东西。比如我之前让它写个某个历史事件的分析,它给我“引用”了一个我从没听过的“著名历史学家”的观点,我特意去搜了搜,根本没这个人!你说这叫什么事儿?这不是明摆着挖坑给你跳吗?要是老师随手一搜,或者他对这个领域熟悉,你这不是等着被抓包吗?

所以,AI写作业工具,说它是福音吧,在某些特定场景下,确实能救急。比如,你卡壳了,完全没思路,让AI给你生成个开头或者几个论点,或许能帮你打开脑洞。或者需要整理一些基础资料,让它快速搜集信息,再你自己去甄别和组织。又或者,写一些格式化、内容要求不高的报告或者摘要,它也能勉强应付。它能帮你迈出第一步,或者处理一些机械性的工作。

但要说它能完全替代你写作业,甚至帮你写出有深度、有思想、有个人风格的东西?做梦去吧!这就是我要重点说的使用注意事项了。

首先,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是最大的雷。AI生成的内容,看上去逻辑通顺,用词考究,但骨子里可能错得离谱。数据可能是旧的,例子可能是编的,观点可能是歪曲的。你必须抱着极度怀疑的态度去核查每一个关键信息。别懒,懒的代价可能是零分甚至处分。

其次,原创性抄袭风险。虽然AI生成的内容在技术上不是从某个特定来源“复制”来的,但它学习的是海量文本。如果它学习的某个模式在大量现有文本中出现,或者你和别人用了同样的AI、同样的提示词,生成高度相似的内容,那算不算抄袭?这界限很模糊,但风险是实实在在的。更可怕的是,有些学校或者平台已经开始使用专门的AI内容检测工具了。那种被检测出来的尴尬和后果,想想都一身冷汗。

再来,就是风格问题。AI生成的文字,通常缺乏个性和情感,用词趋于保守和中立,句式相对固定。你拿这种文字去交,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来不对劲。因为他读了太多学生的作业了,知道一个活生生的人写出来的东西,会是什么样子:可能有错别字,可能有语病,但它有跳跃的思维,有个人独特的表达习惯,有真情实感流露(哪怕是为凑字数而产生的痛苦)。AI的东西太“完美”了,完美得像个机器人,或者说,像个拼贴怪。你得花大量时间去“去AI化”,去“人化”,把它的骨架拆散了,用你自己的血肉重新填充。这工作量,可能比你自己从头写一遍还大!

最最重要的是,也是我最想强调的一点:你自己的思考能力写作业它不光是为了完成任务拿个分,它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啊!是逼着你去查资料、去理解、去分析、去构建自己逻辑的过程。你用AI一键生成了,这个过程就没了。短期看,你可能省了时间,但长期呢?你的思考能力、你的表达能力、你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都在悄悄地退化。等到哪天,你需要自己独立完成一个真正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输出真正有价值的观点时,你会发现自己变得空空荡荡,只会对着屏幕干瞪眼,或者只会输入提示词。那感觉,糟透了。

这玩意儿就像拐杖。偶尔瘸了腿,拄一下没问题。但你要是习惯了拐杖,自己的腿就废了。AI写作业工具它是个工具,不是你的大脑,更不是你的灵魂。它能帮你搬砖,但盖房子还得你自己来。

所以,我的实测体验总结就是:谨慎!再谨慎!你可以试试它,玩玩它,了解它的能力边界,甚至用它来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比如用它来头脑风暴几个选题方向,让它帮你梳理某个概念的脉络,或者把它生成的内容当成一个粗糙的草稿,然后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重写。但指望它给你一步到位?指望它帮你蒙混过关?那风险太大了,大到不值得去冒。而且,你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失去比分数重要得多的东西。

与其把希望寄托在一个随时可能出岔子的AI上,不如老老实实花时间去钻研、去练习。别小看那些看似枯燥的写作业过程,那是在给你盖房子打地基呢。地基不牢,房子再漂亮也分分钟塌掉。

在线AI写作业工具?嗯,福音可能算不上,顶多算个双刃剑吧。用得好,勉强能帮你刮点皮;用不好,直接把自己送进火葬场。学生党们,悠着点儿用吧,别把自己的未来也一块儿“生成”没了。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