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训练 中文写作 AI 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AI知识库2个月前发布 xiaohe
3 0

写字这事儿,以前真是个苦差。对着电脑屏幕,或者更早,对着稿纸,脑子里跟浆糊一样,半天蹦不出个像样的句子。那种抓耳挠腮、头发一根根掉的滋味,没经历过的人,真的没法儿懂。尤其是中文写作,字词句,意境韵律,哪儿哪儿都是学问,哪儿哪儿都容易卡壳。我那会儿为了写篇小东西,光是琢磨开头,就能耗掉一个下午,写了删,删了写,最后还是觉得别扭。

然后呢?风水轮流转,时代变了,这不就AI 训练跑出来了嘛。一开始,说实话,我挺抵触的。总觉得,写字儿是人心里流出来的东西,机器哪儿懂那些弯弯绕绕的情绪,那些欲说还休的滋味?那不成了流水线产品了?没感情,没灵魂。但是,好奇心这玩意儿,它挠得你心痒痒。尤其听说这玩意儿还能帮着ai 训练 中文写作,让笔头子活络起来,我这不就没忍住,上手试了试。

ai 训练 中文写作 AI 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初试啼声,怎么说呢,有点儿惊艳,也有点儿失落。惊艳的是,嘿,你给它个主题,唰唰唰,大纲出来了,骨架子搭得飞快。甚至给它几段话,让它换个说法,哎哟,别说,有些词儿句儿,你自个儿死活想不到,它倒能给你冒出来几条新路子。那会儿我就想,这AI 训练搞得,是不是真能把我们这些“写作困难户”给解救了?是不是以后写东西,就是跟它对话,它负责铺砖砌墙,我负责监督验收就行了?

可失落也紧跟着来了。它写出来的东西,乍一看,规规矩矩,字斟句酌,没错别字,语法也对。但细品呢?总觉得少点儿什么。就像商场里那些模特身上穿的衣服,看着挺漂亮,但穿到自个儿身上,总归不是那个味儿。它给你的句子,可能是无数篇文章里最优的组合,但它没有你的气息,没有你那天写字时窗外雨滴的声音,没有你心里那一点点不可与人说的忧伤或喜悦。那是AI 训练再怎么喂数据,再怎么优化算法,也学不来的东西。那种独一无二的“我”。

所以啊,我觉得吧,把AI 训练当成万能的写作机器,指望它全权代劳,那绝对是想岔了。它不是来取代你写字的,它是来跟你“搭把手”的。怎么搭手?这是个学问,也是咱们提升自己写作能力的关键点。

你想想看,以前咱们怎么练写作?多读,多写,多模仿。读别人的好文章,看人家怎么遣词造句,怎么布局谋篇。然后自己上手写,写日记,写随笔,写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写多了,自然就有感觉了。这个过程,慢是慢了点儿,但它是内化吸收的过程,是把别人的东西,慢慢消化成自己的东西。

现在有了AI,这个过程可以加速吗?我觉得可以。比如,你想写个关于秋天的片段,脑子一时短路,憋不出新的词儿。你问问AI,让它给你一些描写秋天的意象或者句子。它可能列出一堆,“落叶金黄”、“秋风萧瑟”、“天高云淡”。这些可能很常见,但里面也许藏着一两个你没想到的,或者它把几个意象组合起来的方式给了你启发。这不是让你直接抄它的,而是给你个跳板,让你从这个跳板上,跳出属于你自己的那一笔。

再比如,你文章写完了,总觉得结构有点松散,或者某一段衔接不自然。你可以让AI帮你分析分析,它从大数据的角度,也许能给你一些普遍性的建议。它就像一个不会累的陪练,随时等着你来找它“过招”。但它不会告诉你你的文章“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那些只有你的读者才能告诉你,更重要的是,只有你心里清楚,这篇文章是不是真正表达了你想表达的。

ai 训练 中文写作,就像是给你打造了一把趁手的工具,但握着工具的手,还是你自己的。工具再好,使工具的人不会使,那也没用。甚至可能因为过度依赖工具,把自己原本会的那点儿手艺都给荒废了。这不就是现实中有些人过度依赖导航,连熟悉的街道都不认得了一样嘛?

所以,用好AI,关键在于一个“训”字,但训的不仅仅是AI,更是我们自己。通过使用AI,反过来训练我们的写作能力。怎么训?不是让AI帮你写,而是利用它来辅助你。

比如,把它当成一个巨大的“语料库”。你写了一句,觉得不满意,让AI给你生成十种不同的说法。仔细对比这十种说法,去体会它为什么这么写,用了什么词,是什么句式。这个过程,比你捧着一本厚厚的同义词词典或者句型手册死啃要直观、要快得多。通过这种对比学习,你的词汇量、你的句子驾驭能力,自然而然就上去了。这不就是一种AI 训练帮你提升自身能力的方式吗?

再比如,用它来做头脑风暴。有时候不是写不出来,是压根儿不知道写啥,或者知道写啥,但思路打不开。你可以跟AI聊天,把你的零碎想法一股脑儿丢给它,让它帮你梳理,帮你扩散。它会给你很多可能性,也许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废的,但也许那百分之一,就点亮了你整个思路,让你笔下生风。

还有啊,别忘了AI的校对功能。当然,现在的AI校对还不完美,有些语境上的错误它可能识别不了,但基本的错别字、标点错误、一些低级语法问题,它还是能帮你扫一遍的。这解放了你一部分精力,让你能更专注于内容和表达本身。但我还是得说,不要完全依赖它,人肉校对、找人互阅,依然非常重要。因为文字是有温度的,有时候一点点小小的“不规范”,反而是你个人风格的体现。

讲到底,AI 训练的目的是让机器模仿人类的中文写作模式,它学的是形式,是规律。而我们人类写东西,除了形式规律,更重要的是内容,是思想,是情感,是那些只属于你的体验认知。这些是AI永远无法真正拥有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AI的“形”,去更好地承载我们独一无二的“神”。

别怕它,也别神化它。把它当成一个工具,一个助手,一个陪练。在使用它的过程中,去观察它,去学习它提供的新视角,新组合。更重要的是,通过使用它,来反观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的特色。当AI写出来的文字越来越像人类的时候,我们真正的人类作者,反而更应该去探索那些AI目前还无法触及的领域:更深的情感,更微妙的体验,更具创造性的结构,更个人化的语言风格。那些带刺儿的、不完美的、充满生命力的文字,才是我们人类写作者真正的价值所在。

AI 训练提升写作能力?是的,可以。但不是AI单方面训练你,而是你和AI互动,互相启发,互相“训练”的过程。最终的提升,还是来自于你自己的思考、练习和对文字的热爱。别让AI的光芒,遮蔽了你自己的笔尖。拿起笔(或者敲击键盘),写点儿只有你能写出来的东西吧。哪怕一开始很笨拙,哪怕不如AI“标准”,但那是你的,独一无二的。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