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乔说AI写作:短视频爆款文案生成与IP人设打造方法论

AI知识库1个月前发布 xiaohe
2 0

之前吧,写文案真是死磕,对着屏幕发呆,抓耳挠腮。脑子里一团浆糊,想出来的东西不是太干就是太俗。那时候就想,有没有什么魔法能帮一把?

结果,嘿,这个AI啊,它就这么闯进来了。刚开始,我有点不屑,觉得机器能写出个啥?没感情,没温度,更别提啥灵感了。可架不住它快啊,你扔进去几个关键词,或者简单描绘一下场景,它“唰”一下就给你吐出来一堆东西。

乔乔说AI写作:短视频爆款文案生成与IP人设打造方法论

但你们别误会,不是说AI来了,我们就啥也不用干了,瘫着等爆款从天而降。绝对不是!你想啊,AI训练的数据是海量的,它能模仿各种风格,能快速组合信息,这确实是它的优势。它能帮你起个头,在你完全没思路的时候,给个方向;它能帮你扩充,你写了两句觉得干巴巴的,扔给它,它能给你加点油添点醋;它甚至能帮你分析,比如某种类型的爆款文案有什么结构特征,AI学得贼快。

尤其是写短视频文案,头几秒定生死啊!黄金三秒!怎么一下子抓住人眼球?怎么让人愿意继续往下看?这是个技术活,更是个艺术活。AI在这方面,我觉得它能提供很多可能性。比如你想写一个反转类的段子,但想不出巧妙的铺垫或结尾,可以试试让AI从不同的角度去构思;你想写一个科普类的,但觉得语言太生硬,可以叫AI用更口语化、更有画面感的方式去表达。

我平时用的时候,不是让它写全文,而是把它当成一个高级的陪聊,一个高速运转的创意磨盘。我把我的核心想法、我的情绪、我想要表达的观点或者制造的冲突丢给它,让它给我变出十个、二十个不同的开头,不同的金句,不同的结尾。然后在这些可能性里,我去挑,去改,去拼凑,去注入我自己的灵魂

对,灵魂。这才是关键。

AI写出来的东西,常常是“正确”的,甚至是“优秀”的,但它往往缺少那种扑面而来的人情味,那种只有你才有的独特视角,那种在你的生活里摸爬滚打出来的真实感受。爆款之所以是爆款,除了内容本身,很多时候是因为它触动了大家的情绪,引起了共鸣,或者展现了一种大家认同或好奇的人格魅力

这就是IP人设的事儿了。

你做短视频,你是谁?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你说话是什么腔调?你喜欢用什么样的词?你遇到事儿是怎么反应的?这些东西,AI可没法凭空给你造出来。它是根据大数据来模仿“成功人士”的特征,它能给你一个“受欢迎的人设”模板,比如“亲切友好的邻家大姐姐”、“专业严谨的技术大神”、“幽默搞怪的段子手”……但这些都只是标签啊!

真正能让用户记住你、喜欢你、甚至愿意为你付费的,是你独一无二的“你”。这个“你”,是你在生活中磨练出来的,是你对世界的看法,是你和朋友说话的方式,是你高兴时哈哈大笑的样子,是你生气时皱眉的小习惯。这些细枝末节,才是构成一个有血有肉的IP的关键。

那AI怎么辅助IP人设打造呢?我觉得,它更多的是帮你梳理和强化

比如,你想让你的IP关键词是“真诚”、“有趣”、“爱分享”。你可以把你平时写的一些文案、你的直播片段文字稿、甚至你的朋友圈状态喂给AI,让它帮你分析一下,看看你输出的内容是否 consistent(一致)地传达了这些特质。有时候我们自己觉得自己是这样的人,但写出来或者说出来的话,在别人看来可能不是那个感觉。AI作为旁观者,可以给你一个相对客观的反馈

再比如,你想在你的人设里加入一些新的维度,或者想探索一下这个角色的边界。你可以给AI一些设定,让它帮你构思一些小故事、一些情境,看看这个“你”在这些情境下可能会怎么说、怎么做。这就像和AI一起“玩角色扮演”,帮你更好地理解丰富你的人设。

还有,保持人设的一致性,这可不容易。尤其是一旦内容量大了,时间长了,人是会疲惫的,可能会不自觉地跑偏。AI可以作为一个监测工具,定期把你的新内容和早期建立的人设画像进行比对,提醒你哪些地方可能和你的核心人设不符,或者哪些特质你长时间没有展现了。

所以,我的方法论,或者说我的一点实践心得,就是:把AI当成你的副驾,甚至是你的私人助理,但方向盘和地图,永远得在你手里。

写爆款文案,不是让AI直接写,而是:

1.先有想法,有洞察。你想表达什么?你想引发什么情绪?你观察到了什么有意思的现象?这个核心必须是你自己的。

2.用AI快速发散和提炼。把你的核心想法扔给AI,让它提供各种表达的可能性。看看不同的开头、金句、结构。别怕它写得烂,你要的是那个火花,是那个跳出你固有思维的表达方式。

3.用你的人设去“过滤”和“重塑”。把AI生成的东西,用你的语气、你的措辞习惯、你的价值观、你的人设调性去修改、去打磨。让它听起来就像是说出来的话,而不是机器在背书。

4.注入情感和细节。回忆你的生活,你的经历,把那些只有你才知道的细节加进去,把那些只有你才有的真实情感放进去。一个生动的比喻,一个亲身经历的小插曲,一句口头禅,都能瞬间提升文案的“人味儿”

打造IP人设,也不是让AI创造一个虚假的你,而是:

1.深入挖掘真实的自我。你是谁?你真正相信什么?你对什么充满热情?你最想和别人分享什么?这需要自我审视,需要积累生活的阅历。AI帮不了你找到你自己,它只能帮你分析你已经展现出来的部分。

2.把你的特质“喂”给AI。把你认为构成你人设的关键要素(性格、兴趣、价值观、经历、口头禅等)告诉AI,让它帮你清晰化,帮你文字化,形成一个更明确的人设画像

3.用AI检查一致性,探索可能性。定期用AI对比你的新内容和人设画像,确保不跑偏。同时,也可以用AI探索人设的延展性,比如你的这个IP,如果去尝试一个新的内容领域,会是什么样的?

4.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调整。人设不是写死的,它在和用户的互动中,在你的生活变化中,是会成长的。AI只是个工具,帮助你更好地观察和管理这个成长过程。

说到底,AI是个放大器,是个加速器。它能放大你的效率,加速你的迭代。但它放大不了你没有的东西,加速不了你不存在的原创力个人魅力

爆款文案也好,成功的IP人设也罢,最最核心的,还是那个藏在屏幕后面的“你”。那个有想法、有情感、有故事、有坚持的“你”

AI只是把你的想法更快地变成文字,把你的特质更清晰地呈现出来。但那个火种,那个灵魂,必须是你自己点燃,自己注入。

别偷懒,别完全依赖。把AI变成你的得力助手,而不是你的大脑替代品。这样,你才能在这个内容爆炸的时代里,不仅做出爆款,更能做出那个无法被替代的“你”。这,才是真正持久的价值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