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写作这事儿,挺私人的。就像酿酒,同样的粮食,不同的人,酿出来味道就是不一样。这AI写作笔,初听名字,带着一股子“科技狠活”的味道,心里其实是犯嘀咕的。它真能懂我那些弯弯绕绕的心思?能把我想表达的、那种藏在字缝里的情绪,给写出来?
结果,上手之后,嘿,有点意思。
别误会,我不是说它能直接代替你思考,或者说像个万能的文案机器,咔咔咔地给你吐出一堆完美无缺的文章。它更像是一个…一个贴心的助手,一个能无限扩展你灵感的工具。
我试着写一篇关于故乡的文字。原本脑子里只有些模糊的印象:田埂上的野花、奶奶做的红烧肉、夏夜里的蛙鸣…都是些碎片,不成体系。但对着AI写作笔,我开始回忆,一点一滴地往里填细节。
神奇的是,它会根据我输入的关键词,自动生成一些相关的素材、一些意想不到的连接。比如,我提到“野花”,它会提示一些常见的野花种类,甚至会生成一些相关的诗句,让我一下子就找到了表达的灵感。
它不是直接给我答案,而是像一盏灯,照亮我记忆深处那些被遗忘的角落。
我记得小时候,最喜欢跟着奶奶去田里。奶奶总是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褂子,头上戴着一顶草帽,手里拿着一把镰刀。她干活的时候,腰总是弯得很低,像一棵饱经风霜的老树。
那时候,田埂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有红的、黄的、紫的,五彩缤纷,像一片绚丽的彩霞。我总是喜欢摘一些野花,扎成花环,戴在头上,然后跑到奶奶身边,让她看看我漂亮不漂亮。
奶奶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说:“我的小孙女,比花儿还漂亮!”
这些细节,一开始我并没有想到。但在AI写作笔的引导下,它们像泉水一样,汩汩地从我的记忆深处涌了出来。
我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描述这些画面。
“那时的阳光,像是融化的蜂蜜,甜腻腻地洒在田野上。”
“奶奶的笑容,是世上最温暖的光,驱散了我所有的烦恼。”
“那些野花,是故乡的精灵,用它们绚烂的色彩,点缀着我童年的梦。”
AI写作笔,它并没有直接告诉我该怎么写,而是提供了无数的可能性,让我可以自由地尝试、探索,最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这让我想起了我以前写论文的痛苦经历。为了凑字数,绞尽脑汁,东拼西凑,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不想看第二遍。那时候,如果能有这么一个工具,也许我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当然,它也不是完美的。有时候,它生成的素材会有些生硬,或者有些不符合我的语境。这时候,就需要我自己去甄别、筛选,进行修改和润色。
它毕竟只是一个工具,最终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我的手里。
但即便如此,我也觉得它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它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写作效率,让我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思考和表达上。
我开始尝试用它来写一些更复杂的文章,比如一些评论、一些散文,甚至是一些小说。我发现,它不仅可以帮助我拓展思路,还可以帮助我改进我的写作风格。
我开始有意识地学习它的一些表达方式,比如它会用一些更生动、更形象的词语,来描述一些抽象的概念。它也会用一些更简洁、更明快的句子,来表达一些复杂的思想。
渐渐地,我的写作风格开始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我变得更加自信,更加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甚至开始尝试用一些以前不敢尝试的写作方式,比如意识流、比如实验性的叙事。
我意识到,AI写作笔,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伙伴,一个可以帮助我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的伙伴。
它点亮的,不仅仅是我的写作之路,更是我对于写作的热爱,对于表达的渴望。
它让写作变得更有趣,更有创造性,也更有意义。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它会继续陪伴我,一起探索写作的无限可能。
我甚至开始期待,未来的写作,会是什么样子?也许,人和AI的合作,会成为一种新的创作模式。也许,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家,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想想就让人觉得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