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先承认,一开始我是抵触的。毕竟,咱这码字的,靠的就是脑子里的那些故事,手底下的那点功夫。突然冒出来个AI,号称能写文章,而且写得还挺像那么回事儿的,这不抢饭碗吗?那种感觉,就像是你苦练了十年刀法,结果发现人家拿的是激光剑,而且还能量产。
但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挡是挡不住的。躲在象牙塔里自怨自艾,也不是我的风格。与其抱怨,不如看看这AI到底能干些什么,能怎么干。

我开始尝试用一些AI写作工具。坦白说,一开始的体验并不好。那些文章,空洞,乏味,像嚼蜡一样。用词倒是挺华丽,但就是缺了点什么,缺了点灵魂,缺了点人味儿。就好像一个精心打扮的塑料模特,看着漂亮,摸着冰冷。
不过,我没有放弃。毕竟,AI这东西,也在不断进化。而且,我发现,真正的问题不在于AI本身,而在于如何使用它。把它当成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替代品,这才是关键。
签约作家和AI写作,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竞争,而应该是合作。就像乐队里的主唱和吉他手,互相配合,才能奏出动人的乐章。
我是个写小说的。我的读者喜欢什么?他们喜欢的是真实,是情感,是能触动内心深处的东西。AI可以帮我构建情节,提供素材,甚至可以帮我润色文字。但它无法代替我感受角色的喜怒哀乐,无法创造出那种独特的、属于我的声音。
举个例子。我写过一个关于失恋的故事。那种心痛的感觉,那种仿佛整个世界都崩塌了的感觉,不是靠逻辑推理就能写出来的。那是我自己经历过的,感受过的。我把那种感觉,一点一滴地注入到文字里,才能让读者感同身受。AI能做到吗?至少现在还不能。
所以,我的工作,就是把AI生成的那些框架,那些素材,进行改造,进行加工,赋予它们生命,赋予它们灵魂。就像一个雕塑家,用手中的刻刀,把一块普通的石头,变成一件艺术品。
AI可以帮我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我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构思故事,打磨细节,塑造人物上。这对于一个需要高产的网络作家来说,简直太重要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可以完全依赖AI。相反,我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因为,只有我足够强大,才能更好地驾驭AI,才能让它真正成为我的助手。
我开始研究各种写作技巧,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我还参加了一些写作课程,和一些优秀的作家交流经验。我发现,写作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艺术,一种表达自己的方式。
我也开始更加关注生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因为,真正的灵感,往往就隐藏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我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感受世界的美好与残酷。
这种改变,也体现在我的作品中。我的文字变得更加细腻,更加生动,更加富有感染力。我的读者也开始更加喜欢我的作品,他们说我的故事更贴近生活,更能引起共鸣。
我甚至开始尝试用AI来创作一些新的类型的作品。比如,我用AI生成了一些诗歌,然后我对这些诗歌进行修改,让它们更符合我的风格。我还用AI生成了一些短篇小说,然后我对这些小说进行扩展,让它们更加完整。
结果让我惊喜。这些作品,虽然不是完全由我创作的,但也融入了我的思想和情感。它们既有AI的理性,也有我的感性。它们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
我相信,AI写作和签约作家的结合,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AI可以解放我们的双手,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创作。我们可以用AI来探索新的写作领域,挑战传统的写作模式。
但是,我们也要保持警惕。AI写作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可能会出现大量的同质化作品,可能会降低写作的门槛,可能会影响作家的收入。
所以,我们需要制定一些规则,规范AI写作的使用。我们需要保护作家的权益,鼓励创新,避免抄袭。我们需要确保AI写作不会取代人类的创造力,而是能够促进人类的创造力。
总之,AI写作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写作水平,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用不好,它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AI写作,让它真正成为我们的助手,而不是我们的敌人。我觉得,关键还是在于人。在于我们对写作的热爱,对创作的追求,对艺术的敬畏。
AI只是工具,而我们,才是真正的艺术家。未来会怎样?谁知道呢。但我知道,只要我们保持学习,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够在AI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这,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