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试用期,说长不长,说短可真不算短。这三个月,我天天加班,恨不得住在公司,为啥?还不是为了这该死的转正!大家都说现在AI写作牛,但我跟你说,真要靠它,估计我早就卷铺盖走人了。
我不是程序员,也不是啥技术大牛,我就是个文案。之前听说AI写作,我还挺兴奋的,觉得以后可以偷懒了。结果呢?第一次用,生成的文案那叫一个空洞!什么“赋能”、“闭环”、“矩阵”,堆砌了一堆专业术语,跟领导要的那种“接地气”、“有温度”简直南辕北辙!

那天晚上,我差点崩溃。改了无数遍,领导还是不满意。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要被淘汰了,毕竟现在都讲究效率,谁会要一个效率低下的文案?
后来,我开始反思。AI写作是个工具没错,但它终究只是个工具。它能快速生成大量内容,但它无法理解人类的情感,无法洞察用户的需求。真正的文案,是要用文字去打动人,要去触及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我开始疯狂地看各种文案,从杜蕾斯的文案到江小白的文案,我甚至还研究了李佳琦的直播话术。我发现,好的文案,都是有灵魂的。它们不是冷冰冰的文字堆砌,而是带着情感、带着温度的表达。
我尝试着把AI写作当成我的助手,而不是我的替代品。我用它来快速生成一些素材,然后自己再进行加工润色。我会把自己想象成用户,思考他们会怎么想,他们会需要什么。我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产品的情感和价值。
记得有一次,我要为一个儿童玩具写文案。AI写作给我生成了一堆“安全”、“环保”、“益智”之类的词语。这些词语当然没错,但它们太普通了,无法吸引家长的注意。
于是,我开始回忆自己的童年。我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玩积木,我会用积木搭建各种各样的城堡、房子。我会在积木的世界里,尽情地发挥我的想象力。
我把这些回忆写进了文案里。我写道:“积木不仅仅是玩具,它是孩子们的梦想,是孩子们的想象力。它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这篇文案一发出去,立刻就火了。很多家长都在评论区留言,说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样子。那一刻,我真的觉得,我做到了。
我慢慢地发现,AI写作可以帮我节省时间,但它无法代替我的思考,无法代替我的情感。真正的文案,是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去感受。
这三个月,我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AI写作,更重要的是,我找回了自己对文案的热爱。我不再只是一个码字的机器,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文案。
前几天,领导找我谈话,问我愿不愿意转正。我笑着说:“当然愿意。”
我感谢AI写作,它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但我更感谢自己,因为我没有放弃,因为我坚持了下来。
所以,如果你也想通过AI写作顺利转正,我的建议是:别指望它能帮你完成所有工作。把它当成你的助手,而不是你的替代品。用你的头脑去思考,用你的心去感受,你才能写出真正打动人心的文案。
对了,我还偷偷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把这篇转正申请也交给AI写作改了一下,但最终,还是我自己的版本更有人情味儿。你懂的!毕竟,有些东西,机器永远学不会,比如说,真情实感。而这,才是我们这些血肉之躯的文案,真正立足的根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