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将至,我的天,感觉时间像装了火箭似的。去年这个时候还雄心勃勃,计划着今年要完成多少KPI,升职加薪走向人生巅峰。结果呢?摸着隐隐隆起的小肚子,再看看银行卡余额,嗯,很真实。
不过话说回来,今年最让我眼前一亮的,还真不是升职,而是AI 自动写作。一开始我是嗤之以鼻的,觉得这种东西写出来的东西肯定空洞无物,全是废话。什么“提高效率”、“解放生产力”,听着就头大。但现实是,deadline 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在头上,年终总结、述职报告、明年计划…想想都肝疼。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我决定试试。
结果,真香!
我不是那种一上来就全盘信任 AI 的人。毕竟,这些东西再智能,也不可能完全理解我的工作内容和思考逻辑。我的使用方法是:先自己写个大概的框架,把重点和关键数据都罗列出来,然后让 AI 在这个框架里填充内容,润色语言。
比如说,我今年负责的一个项目,当初差点黄了。原因是啥?团队沟通不畅,内耗严重。这事儿要是放在以前,我肯定得洋洋洒洒写一大篇,各种分析原因、总结教训。但现在,我直接把“项目失败原因:团队沟通不畅,内耗严重”输进 AI,它立马就能生成一段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的分析报告。然后我再根据实际情况,稍微修改一下,加一些更细节的案例和数据,一篇像模像样的报告就出来了。
当然,AI 也不是万能的。它生成的内容,有时候会显得过于“官方”,缺乏人情味。而且,它对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也可能存在偏差。所以,在使用 AI 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仔细审查它生成的内容,确保其准确性和可读性。别指望它能完全代替你思考,它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帮你提效的工具。
我记得有一次,我让 AI 帮我写一份述职报告。它生成的内容,那叫一个完美,各种数据、各种成就,把自己夸得天花乱坠。但问题是,这些成就里,有很多根本就不是我做的。我赶紧把这些虚假信息删掉,替换成我真正做过的事情。
说实话,用 AI 自动写作,一开始我是有点抵触的。总觉得这是偷懒,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否定。但后来我发现,其实不是这样的。AI 自动写作只是把我们从一些重复性的、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更重要的事情。
以前,我光是写各种报告、总结,就得花掉大半个星期的时间。现在,有了 AI 的帮助,我只需要花几个小时,就能完成同样的工作。省下来的时间,我可以用来学习新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或者干脆就放松一下,陪陪家人。这难道不好吗?
当然,我也知道,有些人对 AI 自动写作持怀疑态度,觉得它会取代人类的工作。但我认为,这种担忧是没必要的。AI 只是一个工具,它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真正能够取代你的,只有你自己。如果你不思进取,不学习新的知识,那么即使没有 AI,你也会被时代淘汰。
所以,与其担心 AI 会取代你的工作,不如好好利用它,把它变成你提升效率、增强竞争力的利器。
今年,借助 AI 自动写作,我提前完成了年终任务。而且,我还利用省下来的时间,学习了一些新的编程技能,为明年的工作做好了准备。
我现在对AI 的态度是:既不盲目崇拜,也不完全排斥。我会继续使用它,但也会保持警惕,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确保自己不会被 AI 淘汰。
毕竟,人,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