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说起来有点绕。AI 帮 AI 写爆文?听着像套娃,但细想想,还真有点意思。我琢磨这事儿也有一阵子了,倒不是想一夜暴富,就是纯粹好奇,想看看这俩 AI 搅合在一起,能搞出什么幺蛾子。
先别急着嗤之以鼻,觉得这是在制造垃圾内容。咱们得承认,AI 写作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了。但大多数时候,它写出来的东西,干巴巴的,缺少灵魂,最多也就是能凑合着应付一下工作。爆文,可不是靠凑字数能堆出来的。它得有情绪,得有观点,得能戳中人心窝子。
那问题来了,AI 怎么才能get到这些呢?
我觉得,关键在于数据。注意,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大数据,而是经过精心筛选和标注的,高质量的数据。想想那些真正的爆文,它们之所以能火,是因为它们精准地击中了某个特定人群的痛点、痒点、或者嗨点。所以,第一步,就是让AI大量学习这些爆文,分析它们的结构、语言、以及背后的情感逻辑。
但光学习还不够,还得让AI参与到内容创作的各个环节。比如说,选题。与其让AI自己瞎猜,不如给它一些提示,告诉它现在什么话题最火,哪些人群最活跃。然后,让AI根据这些信息,生成一些选题方向。当然,这些选题不一定靠谱,但至少可以作为参考,启发我们的思路。
再说说标题。标题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说了吧?一个好的标题,能决定你的文章有没有机会被读者点开。我试过让AI生成标题,效果有好有坏。好的标题,简洁有力,能直接抓住文章的核心。坏的标题,要么过于平淡,要么过于夸张,让人觉得很假。所以,我觉得,在标题这一块,人还是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可以把AI生成的标题作为灵感来源,然后进行修改和润色。
接下来是内容。内容是爆文的骨架,也是最考验AI能力的地方。我发现,如果直接让AI写一篇完整的文章,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但如果把文章拆解成若干个小模块,让AI分别生成,然后再进行整合,效果会好很多。比如说,我可以先让AI生成一些论点,然后再让它生成一些论据,最后再把这些论点和论据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段落。
当然,光靠AI生成的段落,肯定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进行人工润色和修改。这一步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赋予文章以灵魂。我们可以修改AI生成的语句,使之更加流畅自然。我们可以添加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使之更加鲜活有趣。我们还可以调整文章的结构和逻辑,使之更加严谨合理。
还有一点,我觉得特别重要,就是模仿。不是那种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深入理解爆文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然后进行模仿和创新。我观察过很多爆文,发现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语言通俗易懂,结构清晰明了,观点鲜明犀利,情感真挚动人。我们可以让AI学习这些特点,然后在自己的文章中加以运用。
别忘了配图。一张好的图片,胜过千言万语。它可以增强文章的吸引力,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我试过让AI生成图片,效果还不错。它可以根据文章的主题,生成一些相关的图片。当然,这些图片不一定完美,但至少可以作为素材,供我们选择和使用。
最后,是推广。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文章,如果没有人看到,也是白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对文章进行推广。也可以与一些大V合作,让他们帮忙转发。总之,要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文章。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表达一个观点:AI 写作,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个工具,一个辅助我们创作的工具。真正能决定文章能否成为爆文的,还是人。只有当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才能写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
而且,说实话,爆文这玩意儿,本身就带点运气成分。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出来的文章,可能无人问津。你随手写的一段文字,却可能一夜爆红。所以,也不要太执着于追求爆文。做好自己,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也许,惊喜就在不经意间到来。
其实我写这篇文章,也算是用 AI 辅助了吧。我先是用 AI 生成了一个框架,然后我再往里面填充内容,润色文字。这感觉,还挺奇妙的。就像是和 AI 合作创作一样。它提供思路,我负责把控方向。
那么,AI 究竟能不能真正地助力爆文的诞生?我的答案是:能,但需要方法,更需要人脑的深度参与和最终的价值判断。别指望 AI 一键生成爆款,那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运用得当,它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得力助手,提高效率,拓展思路,甚至激发灵感。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驾驭它,而不是被它所驾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