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AI写作工具推荐:如何用AI创作防疫宣传内容?

AI知识库2个月前发布 yixiu
3 0

说实话,那段日子,防疫宣传这事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爱它,因为它重要,是生命线,是凝聚共识的粘合剂。恨它,因为它有时做得实在太——怎么说呢——生硬。那些大喇叭里循环播放的标语,那些满屏幕晃眼的条幅,看过就忘了,根本不入心。甚至,有时候过于模式化的表达,反而让人产生逆反心理。

当时我就想,哎,能不能有点儿新意?来点儿有温度的?来点儿接地气的?那种能触动你心底最柔软地方的文字,那种让你看完会会心一笑或者眼眶湿润的故事。可现实是,一线负责写宣传稿的,往往是社区工作者或者普通志愿者,他们累得够呛,哪有那么多精力、那么多创意去打磨文字?而且,就算有精力,灵感这东西,它不是说来就来的啊。

抗疫AI写作工具推荐:如何用AI创作防疫宣传内容?

我就记得,有一次社区让写个提醒大家做核酸的通知,要求简洁明了,还得温馨提示。我抓耳挠腮半天,写出来的还是那些陈词滥调:“请广大居民朋友配合……按时参加核酸检测……” 自己看着都觉得没劲儿。

那时候,我突然想到,现在不是都说AI嘛?那些能写诗、写小说、写代码的AI,它能不能帮我们写点儿不一样、活泼点儿管用点儿防疫宣传内容呢?这念头一冒出来,就觉得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不是说让AI取代人,绝对不是!想想看,那些冰冷的机器怎么能理解我们封控在家时的焦虑,怎么能体会到医护人员汗水模糊护目镜的那种辛劳?AI没有血肉,它没有生活。但它有个巨大优势速度变化

它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基于你提供的几个关键词,或者一个大概的想法,生成N个版本的初稿。比如,你想写一个关于保持社交距离的段子,给年轻人看。你把“社交距离”、“帅哥美女”、“等等再约”这些元素输进去,AI咔咔一顿操作,可能会给你几个出乎意料的切入点。有的或许很烂,但总有那么一两个,能点亮你的思路

再比如,要写一篇给老年人看的关于疫苗接种好处的科普文。直接说专业术语他们可能听不懂,也觉得枯燥。你可以让AI模拟一个拉家常的语气,用打比方的方式,把复杂的事儿说简单。它甚至能模仿地方方言(虽然可能不太准,但至少提供了方向)。你可以告诉它:“用我姥姥能听懂的话讲。” 然后看看它能给你啥。

所以,我的观点是:抗疫AI写作工具,它不是个万能的创作者,它是个超级助手,是个高效的陪练。它的价值在于帮助我们突破瓶颈激发创意节省体力

那具体怎么用呢?我觉得关键在于,你要当好那个“驯兽师”“魔术师”

首先,你得知道自己想要啥。不是含糊地说“写个防疫宣传”。而是要明确:目标受众是谁?(社区居民、学生、企业员工?)想传达的核心信息是啥?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及时报备?)希望达到的效果是什么?(引起重视、提供信心、促进行动?)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再把你的需求用清晰准确的语言“喂”给AI。别怕麻烦,描述得越具体越好。你可以给它一个场景:“想象你是一个社区志愿者,写一段话贴在小区门口,提醒大家出门记得佩戴口罩。”

然后,AI会给你吐出一堆东西。这时候,你的“编辑之眼”就派上用场了。别指望它一次就生成完美无瑕的内容。它可能会写得过于官方,或者逻辑有点跳脱,甚至可能生编硬造一些不准确的信息(这点最危险必须人工核实)。你需要像个严格的编辑一样,去筛选、去修改、去润色

AI给你的,可能只是一个骨架。你的任务是往里面填充血肉灵魂。比如,AI写了一个段子,描述居家办公的“痛”。你可以基于这个骨架,加入自己或者邻居的真实经历:孩子上网课在旁边闹腾、半夜起来抢菜的截图、社区送来物资时的温暖瞬间……这些鲜活的细节,AI是写不出来的,它们是真实生活的投影,也是最能打动人的部分。

你还可以把AI生成的内容作为“变体生成器”。同一个主题,让AI用不同风格写好几遍。用新闻报道的口吻来一遍,用亲切聊天的语气来一遍,用网络段子的形式来一遍。对比一下,哪一个最能抓住人心?哪一个最适合你发布的平台?是公众号、朋友圈、社区公告栏,还是短视频配文?

别害怕AI写出来的内容“不够原创”。重要的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你能否巧妙地利用AI提供的素材,融入自己的思想真实感受,最终创造出一篇有价值有传播力的内容。AI就像一个巨大的素材库快速原型机,它能给你无数可能性,但最终定型的那个“作品”,上面必须有你“人”的印记。

而且,我发现用AI写东西,其实也是一个学习提升的过程。你会看到它是怎么组织语言的,怎么运用不同的句式和词汇的。通过修改AI生成的内容,你也在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表达习惯,发现更好的遣词造句方式。

当然,AI不是没有局限。它没有情感,理解不了微妙的语境和人类的复杂情感。它依赖数据,所以对于那些新鲜的、独特的、需要深刻洞察的事情,它可能就显得苍白无力。特别是在防疫宣传这样涉及到生命健康社区情感社会责任的严肃议题上,人工的判断情感的注入不可替代的。

想象一下,如果你要写一个关于逆行者的故事,AI可以给你一大堆描述辛苦奉献的词语和句子,甚至能生成一个大致的情节框架。但那些真实的眼泪疲惫的笑容口罩下勒出的印痕、回家后不敢拥抱孩子的愧疚,这些最能触动人心的细节,必须来自于我们真实的观察体验,或者深入的采访。然后用我们的笔触,把这些“人味儿”灌输进AI提供的文本里。

所以,抗疫AI写作工具推荐什么?我的“推荐”其实是一类工具,是那种能帮你快速生成文本提供创意优化语言的工具。具体是哪个平台哪个模型,其实没那么重要,关键是它能完成这些辅助性任务。而且,未来肯定会有更强大更智能的工具出现。

重要的是使用者的心态方法。别指望它一步到位,把它当成你的创意伙伴、你的文字搬运工、你的不知疲倦的助手。用它来解决那些重复性高消耗脑力的底层工作,把你的宝贵精力留给那些真正需要“人”来完成的部分:捕捉真实注入情感把控方向,以及最重要的——传递温暖和力量

抗疫宣传,最终目的是连接人心引导行动。AI能帮你更快地发出声音,但声音里有没有温度,有没有力量,有没有让人信服真诚,这最终还是取决于那个手握键盘心怀大众“人”。别让冰冷的机器,磨平了我们宣传的棱角温度。用好它,让它成为我们更好更快地传递爱与责任的工具。这才是我心中,AI在防疫宣传里,真正该扮演的角色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