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写AI写作评测:这款国产AI写作工具的实际效果如何?

AI知识库3周前发布 yixiu
3 0

最近,办公室里老张那副愁眉苦脸的样子,真把人看乐了。不就一个周报嘛,非得憋出花来,说是要“深度分析行业趋势”,写得跟八股文似的。瞅他那样儿,我想起来前阵子在小红书上刷到的那个奕写AI,据说能“一键生成高质量内容”。当时就觉得玄乎,这回倒是可以拿来试试,看看这玩意儿是不是真有那么神,还是又一个交智商税的玩具。

我这人,对新玩意儿总有点好奇心,但骨子里是带着十二万分怀疑的。尤其是沾上“AI”、“智能”这些词儿,总觉得离谱。什么都能写?情感都能模拟?别逗了。可看到奕写AI那宣传页上,什么“解放双手”、“提升效率”,心头还是痒痒的。毕竟谁不想轻松点呢?于是,趁着一个加班到脖子酸的晚上,我决定拿我的老本行——写点儿“干货”——来考考它。

奕写AI写作评测:这款国产AI写作工具的实际效果如何?

打开奕写AI的界面,嗯,挺简洁的,配色也舒服,不像某些网站花里胡哨的。注册登录一气呵成,开始界面跳出来几个选项:文章生成、大纲生成、智能续写…… 得嘞,直奔主题,文章生成。输入框里要填“文章主题”和“关键词”。我想了想,就拿最近挺火的那个“居家办公效率提升”说事儿吧。主题填进去,关键词嘛,自然是“居家办公”、“效率”、“工具”、“习惯”这几个。

然后,就是选择文章风格。有“专业”、“科普”、“营销”、“生活方式”等等。犹豫了一下,我选了“生活方式”,想着写出来能亲切点,别板着脸讲大道理。字数要求?最低1000字?好吧,看看它能憋出个啥玩意儿。忐忑不安地点击“生成”。屏幕开始转圈圈,等待的时间像抽盲盒,不知道里面是惊喜还是惊吓。

几秒钟?十几秒钟?具体时间没掐表,但感觉比我想象的要快。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就这么呈现在眼前了。第一眼扫过去,排版还行,分段清晰。标题呢?生成的标题是《告别摸鱼,居家办公效率飙升的秘籍》,emmm,有点儿烂大街,但还算切题。开始逐字逐句细读,这才是见真章的时候。

文章的开头,奕写AI写得倒也四平八稳:“随着疫情的反复,居家办公已成为许多人的新常态。然而,失去了办公室的束缚,如何保持高效成了新的挑战……” 标准得不能再标准的开场白,毫无波澜。看到这里,我心里的期望值已经自动打了个对折。

接下来,它开始列举提升居家办公效率的方法。比如“设定明确的工作时间表”、“打造专属工作区域”、“利用效率工具”等等。这些点子本身没错,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问题在于,它写得太…太…教科书了!每一条下面都跟着一段解释,逻辑是通顺的,文字也流畅,但总感觉少了点儿什么。对了,是人味儿

读它的文字,就像在看一份标准化的报告,冰冷、理性,仿佛是把知乎、百度文库里关于这个主题的内容抓取过来,然后重新组织了一遍。没错,是重新组织,但不是重新创作。它能把“时间管理”和“番茄工作法”联系起来,把“沟通工具”和“Slack、飞书”列出来,这些都是信息检索和关联的能力。但它写不出那种,比如,我为了避免孩子上网课捣乱,不得不躲到阳台上去办公,冻得鼻涕直流,却意外发现阳台光线好,写东西更有灵感;或者,我尝试了无数种待办事项App,最后还是回到了最原始的笔记本和笔,划掉完成事项时那种小小的成就感。这些真实、琐碎、带有个人情感的细节,在奕写AI生成的文字里,完全缺失

文章里大量使用了诸如“至关重要”、“不容忽视”、“行之有效”这类词语,显得很“官方”,很“正确”,但就是不生动。长句和短句的组合嘛,倒是有点儿,但感觉是刻意为之,不像人类写作那样自然流淌,有时是情绪使然,有时是强调重点。它的句子,即使长,也都是中规中矩的结构,主谓宾,然后加修饰成分,少有那种带有口语化、甚至是意识流的、跳跃的表达。

为了测试它在不同风格下的表现,我又试了试“营销风格”。这次的主题是“一款新型智能家居产品”。生成出来的文章,果然充满了各种溢美之词:“颠覆传统”、“引领潮流”、“ redefine 生活方式”…… 词汇是堆砌得挺华丽,但仔细一琢磨,内容还是停留在表面介绍缺乏深度的产品理解和能打动人心场景描写。比如,它不会写我在加班回家,对着冰冷的房间叹气时,智能音箱突然传来一句温柔的问候,瞬间融化了心底的疲惫;或者,当我双手提满东西回家,门锁能自动识别并打开,那种瞬间的便利带来的惊喜。这些,才是真正能触达用户心智的情感点。

我还特意试了让它写一些关于文化、历史类的东西。结果嘛,就像一个勤奋的学生在背书。知识点是有的,年代、人物、事件都能对得上,但没有自己的解读没有对事件的反思,更没有那种因为阅读而产生的情感共鸣。它只会告诉你“唐朝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但写不出盛唐长安的繁华景象如何跃然纸上,写不出李白举杯邀明月时的孤独浪漫

当然,也不能完全否定它的作用。对于一些重复性高信息密集对文采要求不高的工作,比如生成产品描述新闻通稿的基础版本、总结报告的框架,或者作为头脑风暴的起点,奕写AI确实能节省时间。它可以快速地帮你组织信息搭建结构,让你不至于面对空白文档无从下手。从这个角度看,它是一个效率工具,而不是一个创作伙伴

用它写出来的文章,总感觉少了一口气,一种活生生的气息。就像你吃工厂生产的标准化面包,虽然能填饱肚子,但永远比不上奶奶亲手揉面、烤出来的那个,带着灶火的温度和家人的爱意奕写AI的文字,太整洁了,太光滑了,没有那些磕磕绊绊、那些突然的停顿、那些不经意的俏皮话,而恰恰是这些,构成了人类写作魅力

所以,回到老张那个周报的问题。如果他只是需要一份中规中矩信息完整的报告,奕写AI或许能帮他快速生成一个初稿。但如果他想写出带有真知灼见、能体现个人思考、甚至带点儿风格的分析,那这工具就力不从心了。它能提供信息的骨架,但填充血肉、赋予灵魂的任务,还得自己来。

总的来说,奕写AI是一款合格文本生成工具,它在信息整合结构搭建方面表现不错,对于提高某些类型写作的效率有一定帮助。但指望它能替代人类进行有深度有情感有创造性的写作,目前来看,路还很远。它更像是一个辅助,而不是一个主导。对于我这样的写作爱好者来说,它无法带来那种文字在笔尖流淌思绪在脑海碰撞快乐。那是一种私密的、充满发现旅程,是AI永远无法理解复制的。所以,老张啊,别指望奕写AI了,还是自己老老实实写吧,把你的想法、你的观察、你的困惑写进去,那才是你的报告,独一无二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