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写作恶搞翻车现场:用ChatGPT整蛊朋友的10个神操作

AI知识库1个月前发布 xiaohe
2 0

我总结了下,用ChatGPT整蛊朋友,想搞出神操作然后看他们抓狂,结果自己先裂开的,大概有这么10种情况:

1.AI代写“深情”情书:想看朋友收到一封文采斐然、肉麻到不行的情书(当然是假的),看他啥反应。让ChatGPT模仿某个古代诗人风格写。好家伙,写出来那叫一个辞藻华丽,每一句都堆砌着星辰大海和海枯石烂,问题是,这谁啊?完全不像我的口吻,也不像我们认识的任何人。朋友收到后第一反应不是感动或恶心,而是:“你号被盗了?”或者更绝:“这是哪里复制粘贴的知音体文章?”恶搞失败,我尴尬得脚趾抠地。

AI写作恶搞翻车现场:用ChatGPT整蛊朋友的10个神操作

2.模拟TA老板发邮件:这是个危险操作,但当时鬼迷心窍。让ChatGPT朋友老板的语气,发一封看起来特正式、特紧急的邮件,比如让他立刻准备某个根本不存在的报告。AI学得真像,格式、措辞、那种隐隐的压迫感,几乎完美。结果朋友信以为真,熬夜到凌晨,急匆匆来问我那个报告的细节。我看着他熊猫似的黑眼圈,那颗想恶搞的心瞬间凉透了。赶紧坦白,换来的是他三天没理我。这翻车,伤感情啊。

3.定制级“黑料”生成器:突发奇想,让ChatGPT根据我们平时聊天里的零碎信息,编一段关于朋友的离谱故事,比如他其实是外星人混血,或者他藏了笔巨款。AI编故事能力是强,编出来的细节巨多,有鼻子有眼。发给其他不知情的朋友看,有人真信了,跑去问本人。场面一度非常混乱,朋友哭笑不得,对我无语凝噎。这种基于“真实”信息添油加醋的恶搞,AI玩得比我溜,但后果也更难收拾。

4.假装大师给“算命”:知道朋友最近有点迷茫,想着让ChatGPT扮演个高深莫测的大师,给他发一段预测未来的话,内容要有点模棱两可又听着玄乎。AI一本正经地输出了一大段充满陈词滥调和通用劝诫的“预言”,什么“近期有波折,但坚持下去会见到光明”,“需注意人际关系,或有小人阻碍”。朋友看完,不是觉得被恶搞,而是觉得……挺无聊的。“我还以为是什么奇的预言,结果就这?” AI的“高深”有时只是空洞。

5.用AI写分手信:别问我为啥想干这个,年轻气盛脑子瓦特了。想写封假的分手信给朋友的CP,看朋友抓狂。让ChatGPT写一封“感人至深”的分手信。结果AI写得……太TM标准了,像教科书里的范例,每一个字都理性得可怕,分析原因,表达不舍,展望未来,完美切割。一点真实的情绪都没有。朋友的CP收到后,第一反应是:“这不像他写的。”然后他们仔细研究了信的内容,发现逻辑上过于严密,用词过于规范,反而识破了。我这恶搞啊,败给了AI的标准化输出。

6.让AI帮你怼人,写“绝杀”:网上跟人抬杠,想写段惊世骇俗、一击毙命的回复。找ChatGPT帮忙。它写出来的,怎么说呢,特别……正式?特别……讲道理?或者堆砌一堆复杂华丽的词汇,看着好像很厉害,但实际效果是,对方完全get不到你的点,或者觉得你在掉书袋。哪有什么“绝杀”?只有一堆漂亮但无力的排比。我拿着AI给的回复,感觉自己像个机器人。朋友围观后点评:“你平时喷人不是这风格啊,怎么今天跟念稿子似的?” 唉,AI不懂人类吵架的精髓。

7.模仿朋友的写作风格写东西给他看:觉得能骗过他。比如模仿他写篇日记或者小作文。让ChatGPT学习朋友的历史文本。AI学是学了,但它学的是表面的遣词造句,学不到那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那种只有他才有的奇奇怪怪的逻辑跳跃,那种突然冒出来的口头禅,那种藏在字里行间的情绪波动。写出来的东西,就像一个模仿得很像的赝品,第一眼看像,仔细看哪哪都不对劲。朋友扫了一眼:“这写的啥?驴唇不对马嘴。” 模仿最高境界AI还没get到。

8.让AI策划一场惊喜聚会:想给朋友过生日,让ChatGPT出主意,要奇一点、恶搞一点的惊喜。AI给出了一堆……非常“活动策划公司”式的建议,比如“主题派对:非洲草原风情”,“创意互动:默契大考验”,“惊喜环节:嘉宾VCR祝福”。这些建议,太!无!聊!了!完全没有我们这帮人平时玩的那种不正经、那种突然袭击、那种充满槽点的恶搞基因。它理解的“惊喜”和我们理解的“惊喜”根本不是一回事。这个“策划”本身就成了翻车

9.用AI写一段羞耻的公开表白:起哄让朋友给喜欢的人写段表白,然后背着他让ChatGPT写了个更羞耻百倍的版本发给他看。AI写的表白,那叫一个直白、露骨、毫无保留,恨不得把所有内心活动都用最俗套的形容词堆砌出来。问题是,正常人谁这么说话啊?简直是尬王之王。朋友看到那段文字,脸都绿了,立刻夺过手机删掉,生怕我不小心发出去。他幽怨的眼神告诉我,这次恶搞的代价有点大。AI不懂含蓄,也不懂分寸。

10.让AI编造一个关于我的弥天大谎,发给朋友看反应:想看他们信到什么程度。比如我说我突然要去南极结婚了。让ChatGPT把这个谎编得圆一点。AI果然厉害,能编出各种细节,什么认识过程啦,对方身份啦,婚礼现场想象图啦。但它也太能编了,编得过于完美、过于合理,反而显得不真实。而且它还会加上一些它认为必要的“背景信息”,比如南极的环境描写,结婚的流程介绍,这些多余的东西让我朋友一眼就看出了破绽:“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文采了?还南极的环境描写,这绝对不是你写的!”恶搞的精髓在于真假参半,AI给的是完全虚构但过于规整,这跟翻车有什么区别?

经历了这十次恶搞翻车的循环,我算是明白了。AI,特别是ChatGPT,它擅长的是逻辑严谨、信息全面、文字流畅的文本生成,它是一个工具,一个高效工具。但它没有人性,没有情感,不懂我们之间那些只有朋友才懂的,那些基于共同回忆才能体会的笑点槽点。它写出的“深情”是格式化的,编出的“黑料”是逻辑化的,策划的“惊喜”是流程化的。它给出的东西,也许“对”,也许“好”,但绝对不“像”我们,也不“懂”我们。

所以,想用ChatGPT来一场完美的恶搞?洗洗睡吧。你只会收获一场又一场大型尴尬啼笑皆非翻车现场。那些真正能恶搞朋友,让他们又气又笑的神操作,终究还得靠我们自己那颗充满奇思妙想又带着点坏水大脑,以及对朋友那种独特的了解和(?)才行。AI?它最多给你提供点素材,但最后点睛那一下,甚至如何圆场,还得是你自己来。别指望AI能帮你完成一次有灵魂恶搞。不可能的。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