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要找到它。藏得还挺深,不是吗?通常它会嵌入在小米手机自带的笔记应用,或者是一些文档编辑相关的 App 里。更新到最新的 MIUI 系统版本,是前提。找到之后,别急着上手就写《百年孤独》,先从简单的开始,摸清它的脾气。
我第一次尝试写的是一篇简单的产品体验报告。选了“体验报告”这个模板,然后输入了一些关键词,比如“小米手环”,“睡眠监测”,“续航”。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或者翻车的时刻了。

生成的初稿,嗯,怎么说呢,只能说“基本可用”。结构是完整的,也覆盖了我输入的关键词,但文字嘛,就有点…平淡。像白开水,你懂的。不过,别灰心,这才是开始。
小米的 AI 写作,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个“写作助手”,而不是一个“写作机器”。 它能帮你搭框架,提供一些素材,但真正让文章鲜活起来,还得靠你自己。
拿刚才那篇手环体验报告来说,AI 生成的文字缺少细节,缺少个人感受。它只会说“睡眠监测功能准确”,但不会告诉你,凌晨三点,你因为做了个噩梦醒来,手环忠实地记录下了你的心率飙升。 它只会说“续航时间长”,但不会告诉你,你带着手环去爬山,在信号极差的山顶,它依然坚挺,让你在迷路的时候还能靠它定位。
所以,我的建议是,把 AI 生成的初稿,当成一个素材库。仔细阅读,找到你觉得有用的部分,然后用你自己的语言,把它们重新组织起来。
不要害怕修改。大胆地删减、补充、润色。加入你自己的观察、思考、感受。让文字带上你的温度,你的个性。
举个例子,AI 可能会这样写:“小米手机的拍照功能强大,色彩还原真实,细节丰富。”
而你可以这样写:“那天傍晚,我用小米手机拍下了一张夕阳的照片。金色的阳光洒在远处的山峦上,云朵被染成了绚丽的红色。我放大照片,甚至能看到云朵的纹理,以及山顶上几棵孤独的树。”
看到了吗?同样的描述,加入了细节,加入了情感,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
当然,AI 写作也不是万能的。对于一些需要深度思考和创造力的领域,比如小说、诗歌、影评,它的表现就比较一般了。 毕竟,情感、想象力、价值观,这些东西,是 AI 难以模拟的。
还有一点,就是别对 AI 写作抱有过高的期望。它不可能帮你写出惊世骇俗的文章,也不可能让你一夜之间成为写作高手。 它只是一个工具,一个能提高你写作效率的工具。
我个人觉得,小米的 AI 写作功能,比较适合以下几种场景:
- 快速生成文章框架: 当你需要写一篇报告、总结、演讲稿,但不知道从何下手时,它可以帮你快速搭建一个基本的框架。
- 提供写作灵感: 当你卡壳的时候,它可以提供一些素材和思路,帮你打破僵局。
- 润色文字: 当你完成初稿后,它可以帮你检查语法错误,润色文字,让文章更流畅。
总而言之,小米的 AI 写作功能,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工具。但要记住,它只是一个助手,真正的写作,还是需要你自己来完成。 别指望它能代替你思考,代替你感受,代替你表达。 毕竟,文字的魅力,在于它的灵魂。 而灵魂,是 AI 无法复制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写作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自己的表达方式。 不要被 AI 写作所束缚,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让 AI 成为你的翅膀,而不是你的拐杖。 这样,你才能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字。写出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文字。 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