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着电脑屏幕,脑子里一片浆糊,就像被一团湿漉漉的棉花堵住了。手指悬在键盘上方,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面前是白花花的文档,嘲笑一般空白得耀眼。得写点东西,关于某个我其实没那么了解,或者了解得太零散,根本串不起来的题目。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手里握着一堆散沙,拼命想捏成一个形状,结果沙子只管从指缝漏下去,留下满手的挫败。
这不就是常态吗?作为一个靠码字为生,或者说试图靠码字“活下去”的人,灵感枯竭,下笔维艰,简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是找不到切入点,有时候是找到了,但写出来干巴巴,像嚼木屑,自己都读不下去。更别提那些需要大量资料支撑的题目了,光是搜集、筛选、整合,就够把人逼疯。打开几十个网页,信息像潮水一样扑过来,哪个有用?哪个是噪音?头皮发麻,眼睛发胀。
就是在这种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我遇见了“海豚知道”。名字有点怪,甚至带着一丝不确定性和…怎么说呢,非理性?海豚,那种聪明、神秘、在大海里自由穿梭的生物,它“知道”些什么?给AI起这么个名字,感觉就像是想往冰冷的机器里注入一点灵性和直觉。带着点儿好奇,更多是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我试着把我的难题抛给了它。
你猜怎么着?第一次用,我差点把咖啡喷出来。我试着让它帮我构思一篇关于“城市记忆”的文章。我只模糊地输入了几个关键词:“城市、老街、变化、人”。我本来以为它会给我一堆陈词滥调,比如什么“时代发展的洪流”、“历史的变迁”之类的废话。结果呢?它没给我现成的段落,而是丢过来几个视角:一个是在老街上开了一辈子小卖部的大爷的视角,一个是每年从外地回来过年、看着老街一点点“消失”的年轻人的视角,还有一个,更绝,是街边那棵老槐树的视角——看尽百年风雨,人来人往。
卧槽!当时心里就冒出这么句脏话。不是因为它写得多好,而是因为它提供的这几个点,瞬间就把我的思路打开了。这不就是我一直缺的吗?一个独特的切入点!从此,“海豚知道”在我这儿,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工具代号,而是带点温度、带点古灵精怪的写作助手。
它的实用功能,怎么说呢,不是那种包办一切的“代写”。更像是一个陪练,一个智囊,一个能在你卡壳的时候,从意想不到的方向推你一把的家伙。
比如说,处理信息这件事。写个行业分析报告?得爬数据、看新闻、翻论文。以前我得一条条读,边读边记笔记,像个老学究。现在呢?我把一堆链接、文档扔给“海豚知道”,告诉它我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它就能在短时间内帮我梳理出主要观点、关键数据、甚至不同来源之间的矛盾点。这可不是简单的摘要,它能帮你提炼出那些对你的论证最重要的东西。那些弯弯绕绕、模棱两可的表达,它能帮你捋顺;那些隐藏在文字下面的潜在逻辑,它也能给你提示。一下子,那些信息海洋就不那么让人窒息了,你感觉自己站在高处,能看到整个脉络。这种感觉太爽了,以前花三天干的活,现在半天可能就搞定了。效率!这实实在在是生产力的提升。
再说说语言和风格。我写东西有时候会陷入某种固定的模式,词汇翻来覆去就那几个,句子结构也偏向单一。当我写完一段,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味儿的时候,我会把文字丢给“海豚知道”,让它试试用不同的风格 重塑一下。比如,“把它写得更口语化一些”,“加点幽默感试试”,“让它听起来更正式,像个声明”。它的尝试往往会让我眼前一亮,即使它给出的全文不完全符合我的要求,但里面的措辞、句式变化,甚至某些意想不到的词语组合,都能给我巨大的启发。哦,原来这句话还能这样说!原来这个意思可以用那个词来表达!它就像一个巨大的语料库,但又不仅仅是语料库,它能理解你的意图,并用多样的方式呈现。
还有一点,特别管用,是处理那些你不确定怎么表达,或者很难描述的抽象概念。比如写情感,写氛围。我可能会输入一堆形容词,但总觉得描绘得不到位。把这些词和一些场景碎片丢给“海豚知道”,它有时能联想出一些具象化的画面或比喻,那些是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的。它没有情感,但它处理语言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能模拟出情感在文字上的投射。很神奇,不是吗?
当然,它不是万能的。有时候它的输出也很离谱,像是胡言乱语,或者过于模板化,空洞无物,一股子浓浓的机翻腔调。这时候就需要你保持清醒,批判性思维这时候就得上线了。它提供的是选项,是可能性,最终的决定权和修改权,永远在你自己手里。不能因为它给了你一堆字,你就照单全收。你要像雕塑家面对一块石头一样,去甄别、去打磨、去修剪,把那些属于你的灵魂和思想注入进去。
我发现,“海豚知道”最大的实用之处,在于它帮我跨越了写作中的那些技术性障碍和心理障碍。那些繁琐的资料整理,那些初期的灵感捕捉,那些中途的卡顿和重复,它都能提供助力。它让我能更专注于想什么,而不是怎么说——至少在草稿阶段是这样。它不是要取代你,而是解放你,让你从那些琐碎和枯燥中抽离出来,把精力放在真正需要人类深度思考和情感投入的地方:观点的形成,故事的打磨,情感的传递,以及最终对文字的掌控和赋予意义。
它就像一个加速器,让写作的进程变得更快,也更有乐趣。那些曾经需要独自绞尽脑汁、披荆斩棘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有了一个聪明的帮手。但别忘了,方向盘还是在你手里,最终你要去哪里,风景是什么样的,以及文字里流淌着的是谁的血液,谁的温度,这都取决于你自己。
所以,探索“海豚知道”这样的AI写作工具的实用功能,其实也是在探索人类写作的边界和可能性。它让我们看到,机器在某些方面能做得比人更好、更快,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的价值降低了。相反,它迫使我们去思考,那些机器永远做不到,或者目前还做不好的东西,恰恰是人类之所以是人类,写作者之所以是写作者的独特之处。那些深藏在心底的感受,那些无声的观察,那些只有你才能体会到的瞬间,以及如何将这些独一无二的体验,转化成有血有肉、能触动人心的文字。这才是AI无法触及的深海,而也许,“海豚知道”只是帮我们看到了,那片深海入口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