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软件写作:断网也能轻松创作

AI知识库1个月前发布 yixiu
3 0

说真的,我一直对那种动不动就“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的论调嗤之以鼻。当然,AI发展很快,快到有时候我都觉得有点害怕。但要说取代写作,取代那种带着体温和呼吸的文字创作,我觉得还早得很。不过,有些东西它确实能帮上忙,就比如现在说的,离线 AI 软件写作

以前写东西,最怕的就是网络不稳定。思路正像泉涌一样,结果“啪”的一声,网断了!之前的努力全白费,那种感觉,简直比失恋还痛苦!尤其是一些需要保密的文件,或者在信号不好的地方,简直寸步难行。所以,离线写作,对于我这种靠文字吃饭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救星。

AI 软件写作:断网也能轻松创作

我尝试过不少离线 AI 写作软件,效果参差不齐。有些号称“智能”,其实就是把网上的资料扒下来,然后东拼西凑,出来的东西毫无灵魂,还不如我自己写。但也有一些,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我印象最深的一款,它可以在本地建立一个庞大的知识库,然后根据你的需求,生成文章的框架、段落甚至是句子。最关键的是,它的生成方式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基于对语料的理解和分析,进行二次创作。也就是说,它会根据你的写作风格和习惯,生成更符合你要求的文字。

我用它写过一篇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文章。说实话,这个话题很大,也很难写。我一开始毫无头绪,只是简单地输入了一些关键词,比如“AI”、“伦理”、“道德”、“责任”等等。然后,这款离线 AI 写作软件就自动生成了一个文章的框架,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正文部分又被细分为几个小节,分别讨论了AI发展带来的伦理挑战、AI决策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问题,以及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AI伦理规范。

这个框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开始沿着这个框架,填充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我加入了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和思考,比如我曾经看到过一个AI算法,它会根据用户的信用评分,自动决定是否给用户贷款。这个算法看似公平,但实际上却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因为它可能会对那些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人,设置更高的门槛。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款AI 软件还可以根据我的需求,生成不同的句子和段落。比如,我想表达“AI发展带来的伦理挑战”这个观点,但不知道该如何措辞。我就输入了这个短语,然后它就生成了几个不同的句子,我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我意境的。当然,我也可以对这些句子进行修改和润色,使它们更符合我的写作风格。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款离线 AI 写作软件还支持风格迁移。也就是说,我可以选择一种我喜欢的写作风格,比如“幽默”、“犀利”、“深刻”等等,然后它就会根据这种风格,对我的文章进行润色。我尝试过选择“幽默”风格,结果出来的东西,简直让我笑喷。它把一些很严肃的学术语言,替换成了更加口语化、更加生动的表达方式,让文章瞬间变得轻松有趣。

当然,离线 AI 写作软件也不是万能的。它只能提供一些辅助性的功能,比如生成框架、提供素材、润色文字等等。真正的写作,还是需要靠人来完成。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情感,才能写出真正有价值的文章。

而且,AI生成的内容,有时候会显得比较空洞和泛泛而谈。它缺乏那种对细节的描写,缺乏那种对情感的表达,缺乏那种对人性的洞察。这些东西,是AI无法取代的。

我还发现,过度依赖AI 软件,会让人变得懒惰。因为有了它的帮助,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生成大量的文字,而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创作。但这样一来,我们的写作能力就会逐渐退化,我们的创造力也会受到抑制。

所以,我觉得对待AI 写作软件,要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种工具,一种辅助我们写作的工具,但不能把它当作一种依赖。我们还是要坚持自己的思考和创作,才能写出真正有价值的、有灵魂的文章。

说实话,我对未来AI 写作的发展,既期待又担忧。我期待它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率,但我也担忧它会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我希望未来的AI 写作,能够更加注重人与机器的协作,能够更加尊重人类的智慧和情感,能够真正地为人类服务。

哎,说来说去,最重要的还是人本身。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写作的内核始终是人。那些真正打动人心的文字,一定是带着作者的温度、带着作者的思考、带着作者对世界的独特理解。这,才是写作的意义所在。

离线 AI 写作软件,它最大的意义,或许就在于它能让我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能继续我的创作,不让任何一个灵感溜走,仅此而已。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