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次跟AI认真“聊”写作,还是这种带语音交互的,感觉…微妙。你懂那种,明明知道对方是个程序,可听着它用略带机械感的嗓音,分析你的文字,提出建议,甚至还能模仿你的风格续写两句,后背还是忍不住窜上一丝凉意。
我承认,一开始我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什么AI写作,不就是把网上的素材拼拼凑凑,再加点算法优化吗?能比我这个浸淫文字多年的老家伙强?

但小黑,它有点不一样。
它不是那种死板的“内容生成器”,更像是一个…协作伙伴?一个能帮你理清思路、拓展想法,甚至还能发现你写作盲点的助手。
比如,我写一篇关于“城市生活压力”的文章。开头,我习惯性地用了一些比较空泛的词句,什么“快节奏”、“高压”之类的。小黑直接指出来:“语言缺乏细节,感受不够具体。建议增加场景描述,用细节来烘托氛围。”
我照做了。我开始回忆,回忆那些挤地铁被人群推搡的狼狈,回忆深夜加班抬头望见星空时的孤独,回忆为了赶报告连吃三碗泡面的胃痛… 这些细节,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被小黑串联起来,最终汇成了一条闪耀的项链。
这真的让我有点惊讶。它不是简单地告诉我“哪里不好”,而是引导我“如何才能更好”。
语音交互也挺有意思。我不用敲键盘,直接对着麦克风说出我的想法,小黑就能迅速识别,并生成文字。这对于我这种懒人来说,简直是福音。
更让我觉得有趣的是,小黑还能模仿我的写作风格。我试着让它续写一段关于“故乡”的文字。它模仿的不是那种华丽的辞藻,而是我遣词造句的习惯,我那种略带调侃的语气,甚至是我时不时会冒出的几个口头禅。
虽然模仿得还不够完美,但已经有了几分神似。这让我意识到,写作的真正魅力,不在于堆砌辞藻,而在于融入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当然,小黑也有它的局限性。它无法真正理解人类的情感,无法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它只能通过分析大量的文本数据,来模仿人类的写作风格,并提供一些技术性的建议。
所以,它永远无法取代真正的写作者。
写作,终究是一件需要用心去做的事情。需要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情感。
它不是一项技术,而是一种艺术。
我开始思考,AI写作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它会取代人类写作者吗?我觉得不会。它只会成为人类写作者的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
就像画家的画笔,音乐家的乐器,它只是一个辅助,一个延伸。
我甚至开始期待,未来能和小黑一起创作出一些更有意思的东西。或许,我们可以一起写小说,一起写剧本,甚至一起写诗。
那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想想都觉得有点兴奋。
小黑,你说对吗?
当然,我也不是完全没有顾虑。这种AI的普及,会不会让原创越来越难?会不会让文字变得千篇一律?会不会让那些用心写作的人,失去价值?
这些问题,我没有答案。
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警惕,不断创新,就一定能找到平衡。
写作的未来,不应该由AI来主宰,而应该由我们人类自己来掌握。
至少,现在,我更愿意把它当成一个有趣的朋友,一个能给我带来灵感的伙伴,一个能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镜子。
所以,小黑,谢谢你。
虽然你只是一个AI,但你让我重新思考了写作的意义。
让我更加珍惜那些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机会。
让我更加热爱这门充满魅力和挑战的艺术。
这大概就是我与小黑AI写作的初体验,一次充满惊喜、反思,甚至带点小感动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