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伙计们!说真的,这AI写作的事儿,就跟坐上了趟特快列车,嗖一下就窜到2024年了。前两年还在那儿惊叹它能写个顺溜的段落,甚至有点儿磕磕巴巴呢,今年简直,简直是换了个星球写作!工具迭代的速度快到飞起,功能也越来越变态,好用得让你离不开手。
你说我是谁?一个每天跟文字打交道的老码字儿的呗。从敲键盘敲到指尖疼,到如今看AI在我眼前“唰唰唰”变出字儿来,这感觉,怎么说呢,有点儿魔幻,更多是惊喜。所以别听那些云里雾雾的理论,咱就聊聊,2024年,有哪些AI写作神器是真能帮上忙,值得你花时间去琢磨、去尝试的。
第一位:长文本的“定海神针”—— Claude 3 系列 (特别是 Opus)
要说写点儿有深度、有长度,或者需要那么点儿“人情味儿”的玩意儿,我第一个想到的,绝对是Claude家那帮子。尤其是它家最强的Claude 3 Opus,那家伙,写出来的东西,有时候读着真不像机器吐的。那个流畅劲儿,那个语气的拿捏,有时候甚至能感受到一点儿情感的层次,简直绝了!
我之前有个特费劲儿的深度稿,关于某个复杂行业趋势的,脑子都要榨干了,思路还是一团浆糊。我把手里那些零散的研究资料、采访记录,还有我模糊的写作方向一股脑儿地扔给Claude 3 Opus,跟它说:“嘿,哥们儿,帮我理理这堆东西,搭个架子,再根据这些料儿,把每个点填充点儿肉进去。”回来一看,哎哟我去!它给出的文章结构,逻辑清晰,框架搭得瓷实得像钢筋水泥!而且根据我提供的资料,内容填充得也挺有血有肉,不是那种干巴巴的堆砌。当然,它有时候也有点儿啰嗦,非得跟你解释半天,像个老好人,或者在某些非常细枝末节的地方会犯点儿迷糊,需要你人工干预。但整体上,在处理复杂信息、生成有结构的长篇文章方面,它在我用过的工具里,数一数二。如果你是写深度报道、分析报告、甚至小说初稿那种需要大段连贯文字的,强推!
第二位:无所不能的“万金油”—— ChatGPT (GPT-4 是基础)
然后就是老朋友ChatGPT。这货,怎么说呢,就是个瑞士军刀,或者说是AI界的万金油呗。你让他写个推特段子,行。写个促销邮件,也行。脑洞风暴想标题?它也是一把好手。翻译?代码?总结会议记录?统统搞定!尤其是当你用上GPT-4之后(别跟我说你还在用免费的3.5,那感觉就像开着拖拉机去F1赛道),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大门。
ChatGPT最变态的地方,在于它的对话能力和那个庞大且不断进化的生态系统。你可以跟它来来回回地“聊”,不断细化你的需求,让它按照你的意思去修改。而且现在有了GPTs(自定义GPT),简直了!你可以找到别人训练好的特定领域的AI,比如专门写营销文案的,专门帮你分析数据的,甚至专门写情书的(误)。这种可定制化的特性,让ChatGPT的应用场景无限扩展。
但是,敲黑板了啊!写长文嘛,尤其是那种需要深刻洞察或独特风格的东西,ChatGPT有时候就容易跑飞,或者写着写着就套路化了,感觉像在嚼蜡。它的优势在于广度和即时性,能快速给你提供一个还不错的起点或多种可能性。但要把它生成的文字变成你自己的、有灵魂的东西,你得全程盯着,像个挑剔的监工,不断地引导、修改、注入你的思想。别指望扔个标题进去,就能出一篇炸裂全网的文章,想太多了亲!但作为你日常写作的强大助手,提升效率,激发灵感,它绝对是必备款。
第三位:懂你的“本土AI”—— 秘塔写作猫们 (代表)
再来说说国内的AI写作工具。这几年也冒出来不少,比如秘塔写作猫(虽然它不仅仅是个写作工具)、火山写作、讯飞星火啥的。我觉得它们最大的优势在于接地气儿,懂我们的语言习惯,尤其是写点儿特定风格的东西。
我用秘塔写作猫写过一些商业报告或者公文风格的文字,感觉它在这方面确实有一套。它给出的措辞、格式,往往比国际大模型更符合国内的语境和习惯。而且它的界面啊、模板啊,对中文用户友好太多了,各种小工具比如语法检查、错别字修正、文章润色也做得挺到位,用起来很顺畅。感觉它在很多规范性、实用性的写作场景下,效率杠杠的。
不过有时候感觉它在创意性或者处理非常开放性、天马行空的需求时,可能比不过国际大模型那么野,或者在某些非常规领域就显得有点儿规谨了。但如果你经常需要处理中文文档,写点儿实用性强、格式要求高的文章,或者 просто就是觉得国内的工具用起来更顺手,那这类“本土AI”绝对值得你放进工具箱。
第四位:无处不在的“贴身助理”—— Notion AI / 集成式AI们
这几年用得越来越顺手、甚至觉得有点儿离不开的,是那些嵌在各种生产力工具里的AI功能,比如Notion AI、或者某些笔记软件、文档编辑器自带的AI助手。你知道吗?写东西最怕啥?不是写不出来,是卡住!思绪乱成一锅粥,或者写到一半不知道怎么继续,就像车陷在泥潭里,进退两难。
这时候,Notion 里那个随时随地、无缝集成的AI,简直是救命啊!写笔记时卡壳了?点一下,让它帮你续写。想换个说法?让它帮你改写。写了一堆,想快速提炼出核心要点?交给它!甚至检查语法、翻译,太方便了!它可能不像专门的写作工具那样功能强大到能写一篇长篇小说,但它胜在即时响应,无缝融入你的工作流。你不需要切换应用,不需要复制粘贴,它就在那里,随叫随到,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推你一把。
这种“隐形”的AI助手,就像一个贴心的小秘书,不显山不露水,却能在关键时刻帮你打通关节,提高效率,让你的思路保持流畅。特别适合那种需要快速记录想法、整理思绪、进行少量文字处理的场景。它的价值,在于它近乎零摩擦的使用体验。
一点心里话:AI是工具,你才是作者
聊了这么多工具,但我想说点儿更重要的。有人问,AI会不会让我们变笨?会不会取代我们?我的感觉是,不会取代有思想的人,但会淘汰掉那些只会做重复性、低创造性劳动的人。那种只会Ctrl+C、Ctrl+V、没有自己想法的“写手”,真的危险了。
但如果你是那种有脑子、有灵魂、会思考、会提问、会使用工具去放大自己能力的人,AI简直是给你插上了翅膀。别指望它能自动生成一篇惊世骇俗、独一无二的大作,至少现在不行。它更像一个超级厉害的副驾驶,能帮你导航,能告诉你前面路况,甚至能帮你开一段,但去哪儿,怎么开,方向盘,还得是你自己掌握。
使用AI写作的关键,在于你如何提问,如何引导它,以及如何把它的产出变成你自己的东西。它是你的助手,不是你的替代品。学会和AI协作,而不是让AI牵着你的鼻子走。把那些枯燥的、重复的、消耗脑力的事情丢给AI,把你的时间和精力留给那些真正需要人类智慧、情感、创造力的事情上。
所以啊,2024年了,别再傻傻地一个人硬扛了。这些AI写作神器,真的值得你挨个儿试试。找到那个跟你气场合拍、最能解决你痛点的,让它成为你写作路上的新武器。学会驾驭AI这股力量,让它成为你的超级加速器。路还长着呢,一起升级打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