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我还在跟智图AI较劲。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抱着怀疑态度的。毕竟,见多了那些标榜着“智能”的玩意儿,结果呢?要么是生硬的堆砌,要么是空洞的废话。图像转文字?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效果嘛……谁知道呢。
这次,我拿了张潦草的笔记照片,上面是我乱七八糟的灵感涂鸦,还混杂着各种咖啡渍。这要是让真人来整理,估计得翻白眼。我倒要看看,这AI能搞出什么花样。
上传,等待。
然后,我就被小小地震撼了一下。它竟然识别出了我那鬼画符一般的字迹!而且,还不仅仅是简单地翻译,而是试图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当然,有些地方还是有偏差,比如把“梦想”识别成了“梦乡”,但瑕不掩瑜,毕竟我那字写得连我自己都认不出来。
不过,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它的创作能力。它不仅仅是把图像中的文字提取出来,还能根据这些文字,生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第一稿,很规矩,也很……无聊。通篇都是正确的废话,像个模范生写出来的作文,挑不出毛病,但也毫无亮点。典型的AI风格,过于流畅,缺少那种人味儿。
我不甘心,开始手动干预。
我尝试给它提供更多的信息,比如我当时的创作背景、我的情绪状态,甚至是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我甚至故意输入一些模棱两可的描述,看看它会如何反应。
结果,它给我的惊喜远超我的预期。
它开始变得……“人性化”了。语句不再那么死板,而是多了几分灵动和跳跃。它甚至会用一些比喻和反问,来表达我的想法。当然,有时候也会跑偏,比如把我的“焦虑”理解成了“兴奋”,但这种偏差,反而让文章更有趣。
我发现,智图AI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而是一个可以合作的伙伴。它能够提供最初的框架和素材,而我则可以利用我的经验和创造力,对它进行润色和提升。
当然,它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它对于情感的理解还是比较浅显,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也缺乏深入的思考。它擅长的是信息的整合和表达,而不是真正的创新。
我想起之前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问题:AI会取代人类作家吗?
现在看来,答案是否定的。AI可以成为我们的助手,可以提高我们的效率,但它永远无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情感。因为,真正的创作,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表达,是思想的碰撞,是灵魂的呐喊。这些,都是AI所无法企及的。
我把智图AI生成的文章,分享给我的朋友。他们一开始都以为是我自己写的,直到我告诉他们,这是AI辅助创作的,他们才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太不可思议了!”他们说,“这简直不像AI写的!”
我笑了笑,心里却在想:也许,真正的智能,并不是模仿人类,而是与人类合作,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而智图AI,也许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我承认,我对它的印象已经彻底改观。它不仅仅是一个图像转文字的工具,更是一个充满潜力的创作引擎。当然,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它已经让我看到了希望。
以后,我还会继续使用智图AI,但不会把它当成一个“工具”,而是当成一个“伙伴”。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现在,凌晨四点。我关掉电脑,准备睡觉。窗外,城市的灯光依然闪烁。我想,明天又会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天。而我,已经准备好了。
或许,该把这篇体验也放上去,看看AI能怎么评?挺期待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