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文案AI写作技巧:让机器学会搞笑

要让AI写出让人捧腹大笑的段子,这事儿听起来就有点科幻,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关键是什么?是打破它的程序化思维。你想啊,人为什么觉得好笑?因为出乎意料,因为反差,因为戳中了某种共鸣。AI呢?它只会给你最平庸、最安全的答案。

所以,第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它喂“毒药”。这个“毒药”不是真的毒药,而是指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东西,比如:

幽默文案AI写作技巧:让机器学会搞笑
  • 相声段子 :郭德纲、岳云鹏的相声,不光是逗乐,更重要的是他们的那种贱兮兮的劲儿,那种自嘲,那种看似随意却埋藏着伏笔的语言风格,简直是AI需要学习的范本。
  • 脱口秀 :李诞、周奇墨的脱口秀,他们观察生活的角度,他们用幽默化解尴尬的能力,那种冷不丁冒出来的金句,都值得AI细细揣摩。
  • 网络梗 :各种沙雕表情包、鬼畜视频、弹幕评论,这些看似无厘头的东西,其实蕴含着巨大的幽默能量。要让AI理解“yyds”、“emo”、“凡尔赛”背后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 黑色幽默文学 :卡夫卡、贝克特的荒诞作品,虽然读起来有点压抑,但他们那种用反讽和自嘲来揭示生活真相的方式,能给AI提供一种更深层次的幽默视角。

不要指望AI能直接消化这些“毒药”,我们需要引导它进行模仿和拆解。让它分析相声段子的结构,找出笑点的关键,然后尝试用不同的词语和情景来重构段子。让它学习脱口秀的技巧,比如如何铺垫,如何反转,如何与观众互动。让它理解网络梗的含义,并尝试将这些梗融入到自己的文案中。

光有“毒药”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培养AI的“人格”。不要让它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要给它一个身份,一个性格,一个视角。比如,你可以让它扮演一个吐槽星人,或者一个自恋狂,或者一个社恐患者。不同的“人格”会带来不同的幽默风格。

我试过让AI扮演一个“资深社恐”,它写出来的文案简直绝了:

“社交是什么?是大型尴尬行为艺术展吗?我宁愿在家跟我的猫对视一整天。至少它不会问我为什么还没结婚。”

你看,这就是“人格”带来的力量。

再来,我们要教会AI打破常规。幽默往往产生于打破常规,颠覆常识。要让AI敢于胡说八道,敢于异想天开,敢于挑战权威。

比如,你可以给它一个题目:“如何用一句话证明你很穷?”

它可能会这样回答:

“我的购物车比我的银行卡余额还满。”

或者:

“我吃饭永远只点外卖的优惠套餐,不是因为我喜欢,是因为我买不起。”

是不是有点内味儿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语境。同样的段子,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要让AI学会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幽默方式。比如,在正式的场合,要避免过于低俗的玩笑;在轻松的氛围中,可以适当放飞自我。

想象一下,你让AI写一段广告文案,推广一款新的智能马桶。如果它只会说“我们的马桶功能强大,清洁卫生”,那肯定没人看。但如果它这样写:

“自从用了这款智能马桶,我再也不用担心上厕所玩手机没电了。因为它自带充电功能!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蹲坑太久痔疮爆发了!”

是不是一下子就抓住了用户的眼球?

最后,我们要不断地训练和反馈。把AI写出来的文案放到社交媒体上,看看用户的反应,然后根据用户的反馈,调整AI的算法。让它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幽默大师。

当然,要让AI完全取代人类的幽默能力,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探索,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看到AI写出真正让人发笑的文案。毕竟,谁不喜欢快乐呢? 让世界多一点欢笑,让AI也加入这场狂欢,这不挺好的嘛!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