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这玩意儿,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真难。以前写稿子,那叫一个愁啊!领导甩过来一句:“五千字,明早交。”我的天,五千字!写什么?怎么写?挤牙膏似的,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恨不得把字典都啃了。现在呢,AI写作横空出世,乍一看,似乎是解放了生产力,但细琢磨,问题也来了。
先说好的,AI能快速生成大量文本,这效率,没得说。尤其是那种信息整合类的文章,比如行业报告啊,数据分析啊,AI简直是神器。几分钟就能给你整出一篇像模像样的文章,比我吭哧吭哧写一天都快。可是,问题也在这儿,AI写的,它有灵魂吗?
我见过太多AI生成的文章,内容翔实,逻辑清晰,语法正确,但读起来就是感觉不对味儿。像白开水,寡淡无味,没有一点人情味儿。它不会跟你唠嗑,不会跟你开玩笑,更不会跟你分享它对世界的看法。它只是一个信息处理机器,把已有的信息重新排列组合,然后输出。
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学写作文,老师总是强调要“真情实感”。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要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打动人。而AI呢?它没有经历,没有情感,它只能模仿。它模仿得再像,也只是模仿,永远无法超越。
所以,AI写作的关键不在于字数,而在于质量。字数再多,内容空洞,那也是垃圾。字数再少,内容精炼,那才是宝贝。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要“精准控制写作篇幅”。
那怎么才能做到“精准控制”呢?我觉得有几个关键点:
首先,明确写作目的。你要写什么?你想表达什么?你的目标读者是谁?这些问题必须想清楚。就像盖房子,你得先有设计图,才能开始施工。写作也是一样,你得先确定主题,才能开始动笔。
其次,精选素材。AI可以帮你找到大量的素材,但这并不意味着你都要用。你要学会筛选,要选择那些最 relevant,最能支持你的观点的素材。就像做菜,你得选择新鲜的食材,才能做出美味的佳肴。
第三,注重逻辑结构。AI生成的文章,往往逻辑比较混乱。你需要自己梳理,把内容组织得更有条理。就像整理房间,你要把东西归类摆放,才能让房间看起来更整洁。
第四,注入个人风格。这是最重要的一点。AI写出来的东西千篇一律,没有个性。你需要把自己独特的观点,情感,语言风格融入到文章中。就像画画,你要用自己的笔触,自己的色彩,才能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我喜欢在文章里加点儿自己的“碎碎念”。比如,写到AI缺乏情感的时候,我会想起我家的那只猫,它每天就知道吃和睡,但偶尔也会撒个娇,卖个萌,让我觉得生活充满了乐趣。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能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还有,我喜欢用一些口语化的表达。比如,我会说“这玩意儿”,而不是说“这个东西”。我会说“吭哧吭哧”,而不是说“辛辛苦苦”。这些口语化的表达,能让文章更加自然亲切。
当然,字数控制也很重要。不要为了凑字数而写废话。要尽可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就像写诗,要字字珠玑,句句经典。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客户,要求我写一篇关于AI写作的软文,字数要求是三千字。我一开始也觉得有点难,毕竟关于AI写作的理论,大家都已经说烂了。但我没有放弃,我开始从自己的实际体验出发,写我使用AI写作的感受,写我遇到的问题,写我的解决方法。
我写了AI如何帮助我提高效率,也写了AI无法取代我的创造力。我写了AI的优点,也写了AI的缺点。我还分享了一些我使用AI写作的技巧,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AI工具,如何prompt AI生成高质量的内容,如何对AI生成的内容进行修改和润色。
最终,我写出了一篇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软文。客户看完后非常满意,说我的文章是他见过的写得最好的关于AI写作的文章。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AI只是工具,人才是关键。AI可以帮你完成很多重复性的工作,但它无法取代你的思考,你的创造力,你的情感。你要学会利用AI,而不是被AI所控制。
回到字数控制上来,我认为,好的文章,不在于字数多少,而在于能否精准地表达作者的意图。有时候,几百字的文章,就能让人醍醐灌顶。有时候,几万字的文章,却让人昏昏欲睡。
所以,不要迷信字数。要相信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的判断。要写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文章。这才是我理解的“精准控制写作篇幅”。而这,也远非单纯的AI设置就能完成的。这需要人类的智慧,经验,和一颗热爱写作的心。字数,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