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就像一阵风,吹得猝不及防,然后就这么大咧咧地杵在那里了——AI写作业。你说学生用这东西,是图方便,还是真不会写?或者,干脆就是懒?反正不管什么理由,这玩意儿来了,而且来势汹汹,直接撞进了大学课堂,撞进了那些教授们本来还算平静的日子。
我最近跟几个大学里的朋友聊天,有教文科的,有教理工的,聊到这个AI写作的事儿,真是五味杂陈。老张,教历史的,一说起来就直摇头,那张脸皱得跟刚从洗衣机里捞出来的旧抹布似的。“你说这叫什么事儿?我让他们写篇论文,分析个历史事件,结果呢?交上来一看,嗬!句式漂亮得不像话,逻辑清晰得可怕,但仔细一琢磨,味儿不对!没有学生的思考,没有那种年轻人才有的青涩和偏执,就是一篇四平八稳、无懈可击的……废话!”他气愤地说,感觉自己的心血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给掏空了。他觉得这完全是在破坏学术诚信的根基。在他看来,AI写作业就是赤裸裸的作弊,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过程的机会。他现在改了策略,逼着学生提交写作草稿、笔记,甚至要口头答辩,问问他们:“你文章里这句话,到底怎么想的?”希望能逼出点真东西。

但也有不一样的声音。小李,教计算机的,年轻,对新技术接受度高。他倒不觉得完全是洪水猛兽。他告诉我:“一开始我也挺震惊,看到那文章质量,心想完了,以后还怎么布置作业?但转念一想,技术发展是挡不住的。与其一味地堵,不如想想怎么疏,怎么用。”他现在尝试让学生用AI来辅助完成一部分工作,比如资料搜集、概念解释,甚至代码框架生成。但重点来了,他要求学生必须注明使用了AI哪些部分,并且在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和个性化的修改。他强调:“AI是工具,不是代劳者。关键在于你怎么用它去提升效率,而不是取代你的脑子。” 他甚至在考虑设计一些新型作业,比如让AI生成一个初稿,然后让学生去批判性地修改、质疑其中的观点,或者让学生用AI去生成不同风格的文本,然后分析它们的优劣。这是另一种思路,不是对抗,而是尝试驾驭技术。
还有一些教授,他们表现出一种深深的无奈。王教授,快退休了,他摇摇头说:“我跟他们讲,写作业是给你们自己学,不是给我看的。用AI写,骗得了我一时,骗不了你们自己一世。可他们听得进去多少呢?这就像开卷考试,以前是考验你查资料、组织信息的能力,现在有了AI,考验的是什么?考验你怎么提问,怎么筛选AI给的信息,怎么在你自己的脑子里把这些碎片重组成一套东西。这教育的玩法,真的变了。” 他觉得,以前教的是怎么从无到有,现在可能更需要教的是怎么从“有”(AI生成)到“更好”,甚至到“有灵魂”。他担忧的是,在学生还没学会“从无到有”之前,就习惯了“从有到更好”,那基础会不会是空的?
这种教授看法的多样性,本身就说明了问题的复杂性。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好”或“坏”能概括的。它触及到了教育的本质:我们到底在教什么?在考什么?以前,写一篇论文考察的是学生的文献阅读、逻辑构建、语言表达能力,还有那种坐在书桌前,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耐心和坚持。现在,AI能瞬间给出一篇结构完整、用词华丽的文章,那我们该考察什么?是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他们对AI生成内容的辨别能力?是他们能否在AI基础上进行原创性的思考?
我看过一些教授的应对策略,挺有意思的。有些是“反侦察”,用各种AI检测工具去扫描学生的作业,但这些工具本身也不完美,而且学生也在不断迭代他们“伪装”AI痕迹的手段,这简直是一场无休止的猫鼠游戏。更积极的应用探索,就像小李教授那样,是去设计新的教学活动。比如,要求学生用AI生成一个问题的多种答案,然后对比分析这些答案的优劣和局限性。或者,让学生写一篇论文,但同时要求他们提交一个详细的AI使用报告,说明他们如何利用AI来辅助写作,哪些部分是AI生成的初稿,哪些是他们自己修改和补充的,这等于把AI的使用过程也纳入评估体系。
还有些教授开始回归更原始的考察方式。比如增加课堂讨论、随堂小测验(没时间用AI的那种)、现场写作、项目实践和集体展示。这些形式,AI目前还很难完全取代学生本人的参与和互动。这说明,在AI时代,那些难以被自动化的能力——比如临场反应、团队协作、口头沟通、动手实践,以及最核心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判断,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我觉得,AI写作业这个现象,与其说是给教授们制造了麻烦,不如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过去教育模式中的一些脆弱性。当知识获取和信息整合变得如此容易时,那些更深层次的、更属于“人”的能力就凸显出来了。教授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他们的教学目标和评估方式。这或许是一个契机,推动教育从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
未来会怎样?我不敢断言。也许有一天,我们不再纠结于学生是否用AI写作业,就像我们不再纠结学生是否用计算器算数一样。关键在于,我们教会了学生什么?是让他们成为只会依赖工具的“巨婴”,还是让他们成为能够驾驭工具、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未来建造者?AI技术的洪流已经来了,教授们的看法各异,但终究都要面对并寻找应用和应对之道。这场变革,痛是肯定的,但希望也能催生出更适应时代的教育形态。毕竟,教育不是为了抵挡技术,而是为了培养人,让学生在任何时代都能生存、发展、并创造属于他们的价值。这可能是AI写作业给我们上的最重要一课,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授们,甚至是整个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