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书的AI写作,这玩意儿,一开始我是嗤之以鼻的。觉得嘛,AI能写出啥有灵魂的东西?不就是个文字生成器,堆砌辞藻,空洞得要命。可真香定律谁也逃不过,用了几次之后,我发现,它真能帮我把那些琐碎的、重复的、格式化的工作给解放出来。重点是,它能成为一个高效的协同伙伴,而不是替代我。
说实话,我最头疼的就是写项目周报。一堆数据,一堆进度,条条框框,写得我昏昏欲睡。以前,我得盯着Excel表格,一个字一个字地往报告里搬。现在呢?我直接把数据导进飞书文档,然后用AI一键生成初稿。虽然初稿肯定没法直接用,但它能省掉我至少一半的时间!我可以把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比如分析数据背后的问题,或者思考下一步的策略。
飞书AI写作流程的核心,在我看来,就是人机协同。它不是让你完全依赖AI,而是让你利用AI的优势,提高效率,解放创造力。
先说说需求分析。这步很关键,直接决定了AI生成的内容质量。你要明确你想要什么,越详细越好。比如,你要写一份产品介绍,那就得告诉AI你的产品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目标用户是谁,想达到什么效果。你可以直接在飞书文档里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你的需求,甚至可以加上一些个性化的要求,比如“用轻松幽默的语气”、“多用用户视角”、“突出产品的核心优势”。
然后是prompt的撰写。Prompt,说白了就是你给AI的指令。指令越清晰,AI生成的结果就越符合你的预期。飞书AI写作支持多种类型的prompt,包括文本prompt、图片prompt、表格prompt等等。我的经验是,尽量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你的需求,不要用太专业的术语,除非你确定AI能理解。另外,可以多用一些例子,让AI更好地理解你的意图。比如,你想让AI写一段关于咖啡的描述,你可以这样写:“请写一段关于咖啡的描述,就像星巴克咖啡师会说的那样,突出它的口感和香气。”
接下来,就是AI生成内容的环节了。飞书AI写作提供多种生成模式,包括续写、改写、润色等等。你可以根据你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式。生成的过程中,你可以随时调整prompt,或者添加一些限定条件,比如“不要出现广告语”、“控制字数在500字以内”。
重点来了,人工校对和修改,这步绝对不能省略!AI生成的内容,肯定会有一些不准确的地方,或者不符合你的风格。你需要仔细阅读,进行校对和修改。你可以调整语言表达,补充细节信息,甚至可以完全重写某些部分。记住,AI只是你的助手,最终的内容还是要由你来把关。
协同创作是飞书AI写作的最大亮点之一。你可以邀请你的同事一起参与创作,共同修改和完善内容。飞书文档支持多人实时协作,你可以看到其他人的修改记录,也可以在文档里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创作效率,避免重复劳动。
比如,我们团队之前要做一个营销方案,我先用飞书AI写作生成了一个初稿,然后邀请了我的同事小李和小王一起参与修改。小李负责补充市场数据,小王负责调整文案风格。我们三个人在文档里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很快就把方案完善好了。而且,飞书还支持版本管理,你可以随时回溯到之前的版本,避免误操作。
用飞书AI写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明确你的目标 :你想要用AI解决什么问题?是提高效率?还是激发创意?
- 撰写清晰的prompt :指令越清晰,AI生成的结果就越好。
- 不要过度依赖AI :AI只是你的助手,最终的内容还是要由你来把关。
- 充分利用协同功能 :邀请你的同事一起参与创作,提高效率。
- 持续学习和探索 :飞书AI写作的功能还在不断完善,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用法。
我发现很多人会陷入一个误区,觉得用了AI写作,就能完全解放自己,啥也不用管了。这是不可能的!AI再智能,它也只是一个工具,它无法替代你的思考和判断。你需要把AI当成你的伙伴,利用它的优势,弥补你的不足。
还有一点,别指望AI能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文章。它擅长的是批量生产,而不是创造精品。如果你想要写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还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
总而言之,飞书AI写作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效率,解放创造力。但它不是万能的,我们需要正确地使用它,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价值。关键在于,要把它看作是一个协同创作的伙伴,而不是一个替代品。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到AI带来的便利。 至于那些担心被AI取代的,我觉得大可不必。 真正有价值的是你的思考、你的经验、你的洞察力,这些AI是无法复制的。 你要做的,是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无法被替代的人。这才是最关键的。